标签:
杂谈 |
“阿姨伤心了,其实,孩子们并不能准确的知道他所说出来的‘臭’是什么意思。这是您第一次来北京陪伴他吗?”
“我是这样想的,是不是因为我的存在才让孩子有这个不好的习惯。如果我不能帮他们把孩子带好,那我还不如就回老家了。我觉得自己做错了,没有好作用。”
自然,不仅是我还有旁边的父母们都在不断的安慰阿姨。
以往的讲座中也有爷爷奶奶辈的老人来参与,每次都在台下认真的做记录。因为回去之后还要给儿子女儿说一次,他们不仅在自己学习,还要把信息传递给孩子们,以便帮助孩子的孩子。
在他们这个年龄,应该享受人生,享受世界。而更多的老人们却为了孩子和孩子的孩子,把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带孙子这件事上。虽然在其中他们也感受到了天伦之乐,但这并不是他们必须要做的。可由于时代的变化,老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并不总能和年轻一代一致。所以,他们在付出的同时又生怕犯错。
其实,无论是老人还是父母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我们做儿女的,不能一方面让老人来帮我们带孩子,一方面还不能允许错误的发生。因为无论谁帮父母带孩子,都无法取代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核心位置。我们不能孩子成长得好都是自己的功劳,孩子一出点毛病就是老人没有带好,是隔代的问题。
当我们自己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养育孩子时,我们寻求老人们的帮助。在那一刻我们就应该知道会带来的弊病。但大多数人只做了好的期待,却没有做坏的准备。平日里老人们忙前忙后,还要自己学习,为了孙子还要来听讲座认真记笔记。如果出现不好的现象,总认为和自己有关。
而自己儿女回到家里注意力又都在孩子身上。所以,老人们是最辛苦又最容易被忽视。
我想说的是,老人们不怕儿女提出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但是他们更加需要关怀,需要我们的态度。
我们需要理解他们的感受,他们的需要,他们的认真以及他们的希望。
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