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独立意味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意味着对自己的管理,意味着孩子们需要理解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一个真正公正的社会是“法”制而非“人”制,所以在短片中出现了孩子们捧着厚厚的“校规”研究的画面。我们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讲解、讨论确保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要求都理解。而同时,这些规定不仅要求孩子,同时也是对所有成年人的要求。比如每个人都需要参与体育活动,比如教育者对营员行为是否违规的判断都是有法可依,如何处罚和奖励也是根据规定进行。所以才会有老师拿着“校规”和孩子们确认行为的画面,也会看到最后老师们被罚做蹲起的镜头 。所以也还会有孩子们私下说:“老师们一点都不感情用事。”也才有孩子们的放松和服气。因为在孩子们成长的大多数环境中,规定是拿来要求孩子的,而不同的老师对不同孩子的同一行为的态度往往是不一致。这是我们要在活动中传递的法律和公正的价值。
在28分钟的短片中,只出现了众多教育者中的几位,有的温柔有的严厉,有的提要求有的提供帮助;有的讲道理有的独断,有的奖励有的惩罚。比如对待秋实,校长的严厉,教授的要求,我对他的理解和督促,以及院长的帮助,这样的分工和配合最终让他在十天内产生了变化。在每个孩子面前,我们都扮演着教育的不同角色。同一个教育者在营地中作为校长和教授就会站在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听上去是一件挺分裂的事,区分的唯一标准就是这个角色应该这样做才能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而非孩子的需要,更不是教育者自己的需要。
这一切都是教育者之间的配合,因为孩子们需要的不是单一的风格,他们需要接触各种不同的风格。他们要面对的社会也是如此,校长是严厉的高标准的,教授们更多的承担课业上的答疑解惑和要求,而院长则是孩子最直接的帮助者和助手,他们需要和孩子讨论每一天的计划,需要和孩子一起准备面对公共场合的时候,他们更像是家里人。男老师们幽默严厉,女老师们温柔和蔼。如同面对秋实,我和校长之间的配合。而这些,都不是随性而发,而是在前一天晚上的会议上的制定的策略。
和乐乐同时参与常青藤的孩子们,虽然没有出现在画面上,虽然不是纪录片的主角,但他们都一样的生动,一样的有力量。所有的老师们都不是自己,也都是自己,更准确的说是那个作为教育者的TA!在他们身上,我深深体会了那句话:
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方法!
背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说不完写不完,我们希望能够和更多的孩子们一起体验常青藤!挑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