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等生正名!
没有哪个孩子特别容易,就算是平时被人仰望赞叹的优等生。其实,他们的烦恼和不被理解往往更多,因为社会对他们的态度看法是有偏颇的。
很多人,无论是谁,都很轻易的把“成绩好”和“自私、只会学习、创造力低”联系在一起。似乎这些成绩好的孩子既没有同情心,只会为自己考虑;似乎他们只是通过死记硬背让自己处于学习中的优势;似乎他们只会找老师的答案而没有自己的思想。
如果我们报以这样的态度去歧视一个优等生,这和我们对成绩不好的孩子一概否定所犯的错误是一样的。请不要给所有的孩子贴标签,无论他成绩好坏!
一个人的善良、正直和他的成绩无关;一个人的创造力也更加不是由分数去决定的。当我们一遍遍用文字用语言在宽容所谓“差等生”的时候,我们似乎也把优等生推到了一角,让他们也和平常的孩子一样的孤独和无助。
我的小朋友中有这样的优等生:
桐桐,我认识她的时候小学三年级,而如今已经被美国排名前20的几所大学录取。她是人们眼中的优等生,从人大附小升入人大附中,中考又有561高分考入人大附高中实验班。但同样,她从初中开始坚持的天文爱好从未间断,高中三年,她因为要去观测天文经常请假。从新疆、甘肃到北京的香山,都有她的身影。成绩好兴趣爱好一点没耽误,申请美国大学的所有的手续都是自己办理的,最后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做了充分的资料准备。她是学校的优等生。
Daniel,
同样我认识他的时候小学四年级,现在也是高中二年级的孩子。学校成绩优秀,狂热的足球爱好者,在我们共同度过的日子里,每次营地活动他都是团队核心,因为活动总是混龄,他总要面对比他小好几岁的孩子们。每次玩的游戏,他总会让和他同样渴望的孩子们获得这样的机会。于是,他在上濒,人人都叫他“老大”。
他也是学校的优等生。
Lily,
现在的初中二年级,我们一起渡过了六年。她热爱文学写作,六年如一日的在合唱团唱歌,在国际上屡屡获奖。同时,她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孩子,有一颗悲悯之心,六年级的时候写过一篇极具思考力的论文《我也是一个平凡的孩子》,步入中学的她坚持写博客,里面充满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她也是学校的优等生。
这只是在众多实例中的三个,他们生活在我的周围,而且我对他们都有充分的长时间的了解。他们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有思考能力,有创造力。而他们在学业上也有比更多的付出。
事实是,优等生中也有创造力极强的孩子,而那些需要提高的孩子中也有思维能力不强的;优等生中有热情乐于助人的,而其他的孩子中也有自私只为自己考虑的。所以,既然成绩不是全部,那么也请一视同仁的对待优等生。
当我们体会学校里不受重视的孩子们内心感受时,我们是否也能同样的感受优等生的压力他们所花费的时间以及他们要面对的一切不理解?
一个真正的宽容的社会环境是鼓励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理想,如果你想是燕雀,你就追求平凡的生活;如果你要成为鸿鹄,那也请你大胆的追求你的理想。这个世界需要燕雀,也需要鸿鹄,肯定不是单一的存在关系。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在孩子们竞争第一的时候觉得他们不够“孩子”;也不必在他们愿意停留在平凡之时大赞他们的“淡定”。
孩子们,大胆的往前走,只要你心中有所想,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角色都有你自己创造的精彩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