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和奖励对孩子的影响
(2012-04-05 10:02:32)| 标签: 杂谈 | 
 
 
好孩子真的都是夸出来的吗?或者说夸就能培养出好孩子吗?
我确实不能同意这样的说法。
 
“夸”和“批评”一样都表达是个人或群体看到对方(群体)行为的反应,对于行为方来说,“夸”表达的是赞同,“批评”表达是否定。而对于还没有建立完整的是非观念和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同于他们对自己行为正确的判断。
如果孩子的行为是正面的,积极的,进步的,那就得夸;但如果行为是负面的,错误的,那就需要批评。实事求是就是这个道理。
而惩罚和奖励对于个体的感受有本质的差别。用这条关于伦敦的措施来说,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让座,那么他接受的是惩罚。也就是说他没有做到他应该做的,而如果一个孩子让座之后接受的是奖励,那就是对他额外行为的奖励,也就是在暗示他不让座的行为没有错,但是让了就值得表扬。
想到多年前看的一个笑话,一只母鸡下蛋,结果被表扬。就如同官员的廉洁被表扬是一样,那难道不是他应该做的,应该履行的责任吗?
伦敦的孩子拥有的免费的公共交通卡是社会给予的,每个个体不论年龄都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扣除他们的乘车卡就是一种方式。
个体成长的环境不仅仅是学校,更重要的社会。终究个体是社会的,那么从小被社会环境评价也是搭建他们融入社会的第一步。我们经常说“工作是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其实,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迈入了这个社会。现实的教育把我们都封闭在学校里,这让我们的成长都缺失了最重要的一部分,社会。这是否也是造成成年后的人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原因呢?
教育中缺乏社会的一部分让我们不了解社会,不理解社会的基本规则,不知悉从小社会赋予我们的机会和福利,也就不懂得需要承担社会发展的责任。
赞赏伦敦的措施不仅因为它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中的个体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更加因为通过这项措施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福利是来自于社会,如果自己不能履行社会的要求就会被社会剥夺福利。
 
一个只生活在家庭中的个体永远无法独立于社会,一个成长于只有赞赏的个体能经受独立之后的生活吗?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