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我们(2)
(2009-05-04 10:15:06)
标签:
杂谈 |
上濒总是幸运的,或者是上濒出现在这个时代是幸运的,我们拥有了很多支持者,让整个活动的报名工作在1个星期就完成了。这个结果让我们兴奋!同时,紧张细致的材料准备和签证工作就开始了。而这些仅仅是活动的一个小工作。
看着这18个参与者的档案,我开始慢慢的研究他们。一个好的活动需要更有针对性,这也是上濒总能有如此高质量活动的原因。
而这次,用这样的“玩”法确实在我心中期盼了四年,我希望这次,他们,没有让我失望。
对于这次德国之行,我的心中就是一句话:用自由的方法来完成这次的学习!
上濒的旅行从来都不是旅游,而是一种学习,一种对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学习,一种文化与历史的学习,一种思想开拓上的学习。如果要想达到学习的效果,就需要给到他们自由,因为自由能够刺激每个人的细胞,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这样的自由能够把每个人的优点和弱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就能完成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刺激,又能有收获的世界旅行。
自由和学习,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体能的准备以及耐心的修炼!
从学习的角度出发我们首先是路线的确定。德国、奥地利、卢森堡三个国家有各自的特点,而我们需要从文化历史的角度选择这些国家有特点的城市。而每个城市中在哪些地方停留,在这些停留的地方我们需要让孩子们看什么,讨论什么,得到什么都需要一一确定。然后就是住的地方,年轻人就应该到年轻人去的地方,我不希望孩子们去做酒店,那样他们交流的范围会非常小,而我更希望他们能够体会真正当地人的生活,青年旅社自然是不二之选。可是夏天的欧洲,正是游客拥挤的时候,各国的青少年的自助游都会选择青年旅社,非常拥挤。然后就是火车,我不希望这次的旅行都是在大巴上渡过,使用当地的交通工具,自己背着行李的感觉才会让我们感受到是到了地球的另外一面。其次就是活动的策划,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了解所到地方的历史背景和现在的状况,特别是在不同地方的活动内容是否可以执行,这些内容都需要围绕学习的核心来逐一落实。
坦白说,和学习相比,要给到他们自由是最难的,而这个决定实际上给我们自己挖了一个深坑,而他们的表现决定了我们在坑外还是跳进坑内。
相对于单一的指令来说,自由对于安全的考量就需要更仔细了。因为要孩子们服从命令,就跟在我们的后面行动是最安全的,也是我们最省心的,但这达不到让他们自己体验自己做决定的目的。要想达到后者,就需要在每一个环节去找寻能够控制安全的关键点,并且在实际活动中每个老师需要操更多的心,看到更多的东西,准备更充分的应变方法。我们甚至需要把每一个步骤进行一次预演,然后从各个角度去“找茬”,能够把各个安全隐患都提前有一个预设。
另外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时间了。因为有了自由,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犯错,一旦把留出他们犯错的空间,并且自己去解决问题,那时间就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如果我们要给到整个活动自由,而且是这样的一群人,就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有可能本来需要30分钟完成的任务,结果花费二个小时。所以,我们需要对他们的能力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策划中留出相对充足的时间,还有就是需要和当地的合作方提前说明时间弹性的需要,否则和对时间要求极其严格的德国人在这点上发生了冲突那可就不好玩了。
所以,出发前,所有人都需要培训,一个对自己的了解和对其他人的了解。不仅孩子们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也同样需要高质量的培训。
关于培训的话题,我和雨鸿、小白讨论了很久。后来决定把培训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文化培训、语言培训、摄像培训,但重点需要放在文化培训上,因为这十五天的文化历史的承载量实在是太多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让所有的参与者在出发前就要互相了解,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挑战要求他们在一开始就必须是一个团队。
培训选择在期末考试之后集中进行。18个孩子在上濒的第一次集体亮相是相互“嫌弃”的。
第一类“嫌弃”的眼神出现了新上濒和老上濒之间。这次的18个人,有4个是上濒新人,而恰巧他们又是最大的三个男孩,都是17岁的小伙子了,林振嘉、肖明岳和高原,另外一个属于婉约派的雨涵,一个超级会画画的才女,15岁。而其他人都是参加过上濒无数次活动的老人了。这次,三个男孩子的加入也属例外。所以呢,本来以为都是“熟人”团体突然来了新人,自然很不适应。而这三个小子在年龄上又占有优势,看上去又很厉害。而婉约派的雨涵面对这些习惯了叽叽喳喳话唠般的孩子们,脸上一片茫然。
第二类“嫌弃”的眼神出现在大孩子和小孩子之间。上濒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氛围,就是像家庭一样的“混龄”。一直以来,混龄都是我们的特点,中国的独生子女非常需要一个环境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不同年龄的人相处。可是,这次因为振嘉、高原和小明的加入,一下子把年龄差距拉大了。按照以往的规律,最小的孩子7岁,最大的14、5岁。可是,这次最小的聪聪和弯弯是8岁,而最大的三个男孩子17岁,而原来顶梁柱的大孩子们,可人、孟开立刻退居二线了,这个感觉肯定是不习惯的。而这三个大孩子就更是了,从来没有参加过上濒活动的他们,一看见这么多小孩,而且还不是那种“听话”的小孩,我都能感觉到他们的崩溃。本来想到德国好好玩一次,怎么遇到了这么一堆“麻烦”???自己难不成是来当保姆的?他们的脸上写着大大的“后悔”!
小白的表情是没有表情,我已经习惯了他这种表情。我记得桐桐说过,小白最大的特点就是经常说一些他们都听不懂的话。而我觉得他最大的特点就是“面无表情”,永远不管发生了什么,他就是该干嘛就干嘛的表情。
我呢,我是表面平静,其实内心澎湃!哈哈哈,这下有好戏看了。我就最喜欢这样的冲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无数的机会。突然想到孩子们曾经说过,上濒的老师在每次布置任务的时候都发出的是阵阵奸笑!
长达5天的培训后,所有人对德国都有了基本的概念,我们给每个人都分配了阅读任务,必读书是大国崛起系列的《德国》,还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让他们专门看了关于艺术、军事、政治方面的书籍。基业还对我们进行照相培训,以保证此次图片的质量。培训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孩子们也慢慢熟悉了,他们之间开始产生了吸引力,每次的培训,都能看到他们亲近。而就在最后一天,我们对所有人进行了最后的考验---城市任务(详细内容可参考“半边天”纪录片:玩,也是一种教育!)
在这5天的培训中,我尽量的展现一个客观的德国给他们,我尽量克制自己对德国的想法。因为,这次的旅行,我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眼睛来看德国,自己去感受德国的各种FACE。
同样也在这段时间,我也对这些孩子越发的了解,哪个最爱丢东西,哪个最有领导力,哪个最磨蹭,哪个最有忍耐力,哪个最安静。最后一次调整计划完成后,这支队伍就要出发了。
在这18人之外,还有三个“老人”,我、小白和欣。
就在我以为万事具备的时候,还是发生了个突发事件。弯弯的手指头骨折了!!!!!!!!!!!!!!!!
而牛牛是造成这个事件的当事人!就算是这样,弯弯的父母仍然不想放弃,我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拉下任何一个人!
从托运行李开始,这群人就注定成为了关注对象。
暑期的国际机场,人数众多。我们没有穿统一的服装,但是每个人的行李箱上都挂了一个牌子,上面每个人都亲手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联络方式。这些所有的小事都是孩子们自己完成的。我们大家在办理行李托运的柜台前站成一排,人也排成了一队。托运行李的工作人员很吃惊于我们的秩序,可是检查机票和办理托运、核查护照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不过,三个大男孩-高原、小明和振嘉,很快的所有人的行李都整理好了,并且进行了点数工作,我们21个人,有22件托运行李,除了按照我们事先要求的每人一件托运行李之外,还有一件是小白的“儿子”,就是他的宝贝摄像机的三角架。
“看清楚了阿,我们需要第一个记住的数字是22!”我在前面整理机票,欣在后面给孩子们说。
振嘉和高原负责了所有行李的工作,我一边把机票和护照给机场人员,一边想着下次的飞机,这个事情一定要孩子们做了,而且这站以后都是和老外的对话了。看他们怎么对付?
托运行李花费了40分钟的时间,接着就是过海关和安检了。过海关需要填写表格,看还有时间,我们就把孩子们都集中到一起,让他们自己对着柱子上的说明自己填写。
“怎么这样啊”弯弯因为手受伤自己不方便,自然会撒娇了。
“我来,我来!”牛牛没等我说,就自己冲上去了。
看来这个小子已经知道如何照顾别人了。
“兰海,我们的航班号是什么啊。”我周围响起了一堆这样的提问。
你看,虽然培训时我已经再三说过这样的问题了,但是好想这些信息从来不进入他们的大脑。现在仍然要问。
海关大厅的窗边散落着这伙人,突然过来了一个工作人员:“你是老师吧?你看看,这么多人把这都弄乱了。你看看,这个孩子”他指着聪聪,“他才7岁吧,字都不认识几个,他怎么填啊,你们做老师的,帮着填啊。这儿这么多人呢,别把这弄乱了。”
“不好意思啊,是有点乱了。”欣就怕我说话坏事。小白在旁边给孩子们解释着应该怎么填。
这时,其他的旅客就开始朝这边张望。
“兰海,我们先到慕尼黑再转机吧。”戴着帽子,背了一个双肩背包的聪聪过来了。
那个工作人员一看对我们怎么说都不管用,也就走了。
我看着在旁边填错了又改的孩子们,心里感叹阿。每个人的成长需要的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整个社会的认识都是至关重要的。刚才的工作人员就是因为看到了“麻烦”,觉得大人帮着小孩把这些事情办完不就万事简单了吗?让小孩子们自己填不是添乱吗?但在我的眼里,这样做确实省事了,但同样也剥夺了孩子们接触这个社会和成长的机会啊!
在我眼里,这样的时间是值得浪费的,这样的“费心”是不能被省掉的,这次旅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共同亲历每一个片断,这才刚刚开始。
完成填表花费了30分钟,比我预计了晚了10分钟。还好,都在控制之内,除了周围人奇怪的眼神。
填表之后就要进入到对护照执照人的询问和审核了,孩子们轮流进入海关柜台,特别有意思的是聪聪和飞人,因为个子太小,就算是踮起脚尖,也根本没法超过柜台。孟开小明只好分别把他们抱起来,让海关的工作人员能够看个清楚。
我突然有种当妈的感觉。可是,哪个当妈的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孩子啊,一共18个,还差距这么大。已经安全通过安检的王浩宇已经是1米85的个头了,而把书包里一堆东西都翻出来在那里折腾的聪聪小朋友还没到1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