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我们---连载 (1)
(2009-04-29 10:18:47)| 标签: 育儿 | 
开篇 
终于,终于起飞了!我长长了喘了口气,缓慢的,迟钝的把安全带从腰前解了下来。
身上的一叠文件也同时掉在地上。弯腰的同时,我和坐在后排欣的眼神碰上了。相视一笑,透着两次词:疲惫和兴奋。
A4纸上的表格中填满了这些名字:庄泳青、刘浩伦、朱逸君、孟开、吴非、林振嘉、王心童、高原、汪可人、王浩宇、刘雨涵、肖明岳、牛建功、李思锦、徐凌志、周雨歆、季明伦、孙旭辉。后面还挂着三个“老人家”的名字:兰海、罗欣和王楠。
现在,我手里拿着这21本护照,而这些护照的主人正散落在我的周围,就在此时,我的耳朵里充斥着这些人的声音。
长达3个月手续的办理,繁琐的杂事,一个月和孩子们一起的紧张培训,都让我疲惫不堪。现在,我终于放心了。
现在是2007年7月29日,我和我们,在国航从北京飞往慕尼黑的飞机上。
三个小时以前,大队人马在北京国际飞机场国际候机厅集合。
幸好我知道,如果我要所有的事情都要让他们自己做,就得早到。下午2点15的飞机,11点就通知大家集合了。
我和欣,10点30就到了,结果还是有人比我们早到。基本上的配置是一个孩子三到四个亲友相送,当然也有特立独行的,可人就是自己一个人到的,还是昨天晚上从大连才飞回北京。可人的爸爸妈妈历来放心,我就看见她和她的行李到了。小白拿着摄像机拍摄着孩子们的画面,这个时候,弯弯到了,手上还打着石膏,这可是这次的重点保护对象。看见弯弯到了,牛牛立刻上去帮着拿行李,这小子,当然需要这样做了。弯弯的指头骨折就是培训的时候他误伤所导致的直接结果。接着,孩子们陆陆续续的到了,还不错,每个人的行李箱都按照规定拴上的统一发放的行李牌,灿烂的黄色,很是醒目。
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规定时间之前到了,我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看来,计划是可以执行的。
点着人数,差了最大的两个。肖明岳和林振嘉,这两个少爷,还真是沉得住气啊。
“来了,来了。”欣朝着远方挥手。
是啊,两个大大的行李箱和两个时尚人士终于出现在我的面前了。
“小明来了,队长也到了。”毛豆立刻从父母那边窜了过来。
“你爸爸妈妈呢?”这是两个我对他们父母都不熟悉的大孩子。
“他们没来,司机把我送到了,就走了。”小明回答我,紫色的眼镜让这个男孩子看起来很时尚,一身的国际户外名牌的装扮显示出良好的家庭经济背景。
“我们还不进去啊?”聪聪大声说,这个8岁的男孩显然已经按耐不住了。
好吧!十一点了,我们也是该告别这里的时候了。
抬头,看见18个家庭,父母的眼中明显的透露着担心和希望。
是啊,为了这次的德国之行,这十八个家庭准备了半年,而我,几乎从2002年回到北京的那一刻就在为这次的活动准备了,而这个准备长达五年!
 
记得我在国外的时候,看过一本描述中国孩子到美国参加夏令营的书,同时也看到中国和日本孩子共同参加一个夏令营时所表现出的区别。我认为只要我们能够提供给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足够的养料和机会,他们一样能够拥有强大的力量。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从慕尼黑回到了北京。
在上濒的四年,我们一起策划并执行了很多刺激有意思的活动(详见《孩子需要什么》),正是这些活动让我不断的坚定一个信念:中国的孩子一样可以,他们缺乏只是机会。我,我和孩子一起闯过贵州,穿越阿尔山到北极村,克服过西安和杭州的挑战,我们一样经历了张家口、秭归、卢龙的农村生活,我在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很多。
这样的四年,让我更加了解他们的特点,不论是优点还是弱点,我都认为,他们一定能行,一定能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去旅游,去探索这个世界!
这次的路线完全由我们自己安排,毕竟我对德国是了解的,而这样的一种游历方式,我相信国内所有的机构,不管是旅行社还是教育机构都是不敢尝试的。在我给孩子们写的一封信里,我的想法体现得还是非常充分的:
“
对于德国,我想说很多。
这是一个让我成长的地方,她的悠久文化,她的严谨,她的建筑与艺术,都在帮助我刺激我的成长。从我开始融入的那一刻,我就决定,我会带着我喜欢的人一起再一次的体会这个欧洲的重地:德国!
 
对于你们,我想说很多。
你们需要什么?可能是一部手机,可能是一部电影,可能是一套名牌的衣服,也可能是国外的一次旅游!这些,是你们需要的。
你们的成长需要什么?可能是快乐和成功,更可能是痛苦与失败,可能是一次挑战,可能是面对困难时挑战自己的极限,更可能是充满了以上种种的国外经历!
在你们需要什么和你们的成长需要什么之间,我选择了后者作为送给你们的礼物!
 
2002年,我回国之前,我看到了一件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事情。十几个像你们这么大的韩国少年们穿梭于欧洲的各个国家之间,不是旅游,而是一种征途。那时,我就在想,国内的孩子们都在做什么呢?我们将拿什么和他们竞争!
你们是世界的,生活的环境是世界,要迎接的竞争是世界!
所以,现在积累的力量也应该是世界的!
 
对于和你们一起去德国,我想说的就更多了。
 
我不会让你们住酒店,因为那里不是青年人可以交流的地方,我要带你们住在青年旅社,那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仿佛是一个联合国,我就在那里交过很多世界各地的朋友,直到现在我们都在联络!
 
我不会让你们整天坐大巴,因为那样的方式不能让你们真正的了解一个国家,就像是在野生动物园里做的安全车一样,除了看以外什么也做不了。我要让你们乘坐柏林的火车,慕尼黑的地铁、有轨汽车,这样才能了解一个国家的公共系统!
 
我不会让你们只吃中餐,每一个地方都会有一次特色的西餐在等待我们!让你们真正去体会当地人的饮食,我们要去超市购物,一起做一顿丰富的晚餐!
 
我更不会让你们就只是跟着导游去参观。我要和你们一起去经历德国。在柏林,没有人能够像我们这样在博物馆岛上渡过整整一天,在海德堡的桥上驻足停留,在特里尔2000多年的古罗马时代的遗迹中想象,在慕尼黑,我们要坐在世界排名47位的慕尼黑大学里做一回学生,看看当年我读书的地方,还要到最大的图书馆实践一下图书馆系统!
 
我要让你们挑战自己的极限!在陌生国度让自己使用英语,哪怕是半生不熟,哪怕结结巴巴,但是我们在用!我让你们在陌生的地方完成一个个的任务,哪怕艰难,哪怕时间漫长,但是最后的失败或成功都会让你充满挑战任何困难的勇气!
 
我要带你们欣赏卢森堡的峡谷,斯图加特的奔驰博物馆,科隆的大教堂,菲森的新天鹅堡,维也纳的美泉宫和金色大厅!
 
我要你们真正思考德国卢森堡奥地利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在战后让有些城市重振旗鼓,而有些却一蹶不振,对待战争和经济的思考会让你们一生受益!
我要让我们一起战斗!这15天是你们成长的一个拐点,让你们看到更大的世界,让你们为自己的潜力而感到吃惊!
 
我们要经历的是给大巴中餐,给赶路和参观说拜拜的15天,给原来的自己说再见的15天!
同样,这是
我们要对无数的挑战,艰难的任务说“hello” 的15天,给崭新的自己说你好的15天!
 
我准备好了
你呢?”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