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在公园,妈妈粗心大意,没有看到草地上爬满了毛毛虫,居然让丫头坐在上面拍照,结果,瞬间,丫头就大叫:我怕,妈妈抱!
今天下午,妈妈和丫头正在家里的客厅搭积木,突然传来一阵阵宝宝的哭声,哭声中还夹杂着大人焦急的说话声,但是,听不清楚在说什么。丫头立刻说是楼上的小妹妹在哭!哭声持续了几分钟,不见减弱,妈妈于是决定带丫头去楼上看看。
果然是我们楼上的一位未满一周岁的小妹妹在哇哇大哭。小妹妹被爸爸双手托着,声嘶力竭地哭着,很痛苦地挣扎着,想翻滚,肚子上有一块红红的烫伤,原来小妹妹不小心被开水烫了。正准备去医院,其妈妈大约在拿钱物之类的,爸爸急切、大声地催促着:快点!快点!
等他们下楼后,家里的亲戚告诉妈妈:家里的饮水机坏了,刚刚在灶上烧出来的开水,放在茶几上,被还不会走路的小妹妹碰倒了,结果把手臂和肚子给烫了。
妈妈当时看到,小妹妹的肚子烫得比较严重,好象有脱皮了,估计两位家长在宝宝被烫后束手无策,没有给宝宝及时处理,所以,宝宝才一直在哭个不停。
如果在被烫后的几秒名钟内,立刻用冷水或冰水,淋冲烫伤之处,不但能在瞬间能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还可以使伤处迅速、彻底地散热,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渗出与水肿,缓解疼痛,减少水疱形成,防止创面形成疤痕。这是烫伤后的最佳的,也是最可行的方法。
回家后,妈妈赶紧给丫头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以小妹妹被烫伤为例,让丫头明白不能碰家里的水杯、水瓶、水壶,更不能靠近饮水机。丫头最近经常去打开饮水机的门,还端着杯水去接水,所以,妈妈得把饮水机当成重点危险!
楼上的小妹妹被烫伤给妈妈敲响了夏季预防烫伤的警钟。夏天气温高,皮肤暴露在外的机会较多,是幼儿烫伤的高发季节。幼儿好奇心强,动作还不协调,回避反应较迟缓,自我保护的意识还比较弱,父母在看护时稍有疏忽,就容易发生烫伤意外。小儿皮肤娇嫩,一旦烫伤,受伤程度要比成人严重得多,轻则留下疤痕,重可危及生命。
万一不幸发生烫伤,首先要立即冷却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0~30
分钟,或用冷水浸泡,直到没有痛感为止,然后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切忌凭借经验为孩子搓揉烫伤部位,以免造成表皮脱落进一步损害。土法止疼,如搽盐、肥皂、酱油、牙膏等不仅给治疗带来不便,还有造成感染的危险。
发生烫伤对宝宝来说是十分痛苦的,父母在孩子幼儿时期就要反复对他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比如:教会孩子在使用饮水机时先接凉水再接热水;洗澡时一定先用手试一试水的温度再洗澡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意识,要特别注意家中的开水壶不要放在明处;暖瓶不要放在桌旁床边;过烫的用具和食物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到,以免孩子碰倒造成烫伤等等。
丫头在一岁多时,会走了,会跑了,对什么都好奇,喜欢用手去摸一摸,结果,有一天,在街头,一不小心摸到烤红苕的白铁桶上了,有三根手指头立马红肿、起了水泡。当时,妈妈也是手足无措,跑着大哭的丫头飞奔回家,幸好,家里面有烫伤药膏,擦了几次就好了!从那以后,丫头每次都不肯跟妈妈去那条街上去买东西,主要是惧怕那只烫人的白铁桶啊!

还是小区里比较安全,至少,没有毛毛虫

在眺望什么呢?

想和小朋友一起玩

无聊时,就玩自个儿的帽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