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早上七点出发,那曲至拉萨323公里,争取中午就到拉萨。
广袤的大地,牦牛已在草场上披着晨光吃草。据说牛儿晩上并不回家。
每每车行在广袤的大地上,面对晨光照亮每天都巍峨着自已身姿的山川,就深切感受到祖国这概念之伟岸博大。祖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与晨雾中袅袅的炊烟,与低头在草原上安静地吃草的牛羊,与每一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养将息的人民的尊严、喜怒哀乐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祖国是由一片片土地上不同人的生活习俗组成的,正是这些不同的生活才构成了祖国的博大。要是不能保护每一片不同土地上的独特印记,不能包容各种各样不同的生活习性,还有祖国之伟岸吗?
走在西藏这片土地上,每每听着深情的藏歌,看着那些凝住不动的白云,总有一种忍不住要热泪盈眶感。这里的人与内地的我们,可能完全是另一种生活态度。他们在每一处垭口、每一处桥梁,甚至每一风神穿行之处都挂上彩色的经幡;他们卖掉陪伴他们的心爱的牛羊,只为换来一串串的念珠;他们每天都虔诚地在供水碗中注满清水,在酥油灯里加满酥油;他们可以每天叩着长头,一直叩到他们膜拜的寺院门口。这样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吗?我觉得这是一种对天地万物、生灵关系的态度。对天地万物的敬仰,对自我的警示与约束,将自己置于渺小的位置,才保持了这片土地上的干净。没有人的干净,就不会有天地山川的干净的。
这正是这片土地越来越深地吸引我们的原因。
十点半到当雄,藏语当雄是"挑选的牧场"。过当雄检查站,藏族同胞又需要豋记。我不明白:现在都是电脑联网,何须过一个检查站就登记一次?警示意义吧。
彭措的身份证收走了,给他办了一张进拉萨的临时通行证,身份证则要明天到青海办事处去领。为什么要一天的时间?是有关部门作身份甄别吧。从中可看出户籍管理、档案与信息管理之落后。数了一下,从那曲到拉萨,居然有七个检查站!好几个都要检查身份证。不知这种重复检查的意义,这样频繁的检查,是拉萨的欢迎礼吗?
到拉萨前的那片峽谷很漂亮,拉萨河一直在路边流淌,到处是一块块金黄的油菜花。藏民家居的房顶一般都在两角插着经幡,隨风飘扬。也有四角都插上的,彭措说,那是大户人家。
到拉萨入住酒店后,即去大昭寺。去年到这座伟大的寺院时,游客与信众是排不同的队伍,信众在里层,游客就接近不了菩萨。也许是上下午的不同,今天下午提着酥油的信众不多,我们就可以进入每一个佛殿,仅那尊最有名的释迦牟尼等身佛像离得挺远,但能看到正在重塑金身。
以我看,在大昭寺前静静地坐一坐,也许比去逛到处是义乌货的八廓街更有价值。你看着一拨又一拨虔诚者铺开一块毡垫,脱了鞋,开始一个接一个虔诚地叩长头,叩够了,黙黙地离开,又有一个新来者填补上位置。坐在旁边,就会被他们的气场所感染。我看到其中有几位汉族,有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那男孩叩得并不专业,因此而吃力,但他每次都将额头紧贴地面,叩得极其认真,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裳。我坐在一旁,深深为其所感动,这样的城里的被现代生活浸透的男孩女孩,能这样虔诚的,还真不多。
晚饭是藏式火锅。吃完晚饭,坐人力车回酒店。在拉萨,出租车是打不上的。坐在人力车上,铃铛响着,在晚风中充分感觉到不平等。
我们都在不平等之中,有了这意识又感到其虚伪。





广袤的大地,牦牛已在草场上披着晨光吃草。据说牛儿晩上并不回家。
每每车行在广袤的大地上,面对晨光照亮每天都巍峨着自已身姿的山川,就深切感受到祖国这概念之伟岸博大。祖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与晨雾中袅袅的炊烟,与低头在草原上安静地吃草的牛羊,与每一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养将息的人民的尊严、喜怒哀乐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祖国是由一片片土地上不同人的生活习俗组成的,正是这些不同的生活才构成了祖国的博大。要是不能保护每一片不同土地上的独特印记,不能包容各种各样不同的生活习性,还有祖国之伟岸吗?
走在西藏这片土地上,每每听着深情的藏歌,看着那些凝住不动的白云,总有一种忍不住要热泪盈眶感。这里的人与内地的我们,可能完全是另一种生活态度。他们在每一处垭口、每一处桥梁,甚至每一风神穿行之处都挂上彩色的经幡;他们卖掉陪伴他们的心爱的牛羊,只为换来一串串的念珠;他们每天都虔诚地在供水碗中注满清水,在酥油灯里加满酥油;他们可以每天叩着长头,一直叩到他们膜拜的寺院门口。这样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吗?我觉得这是一种对天地万物、生灵关系的态度。对天地万物的敬仰,对自我的警示与约束,将自己置于渺小的位置,才保持了这片土地上的干净。没有人的干净,就不会有天地山川的干净的。
这正是这片土地越来越深地吸引我们的原因。
十点半到当雄,藏语当雄是"挑选的牧场"。过当雄检查站,藏族同胞又需要豋记。我不明白:现在都是电脑联网,何须过一个检查站就登记一次?警示意义吧。
彭措的身份证收走了,给他办了一张进拉萨的临时通行证,身份证则要明天到青海办事处去领。为什么要一天的时间?是有关部门作身份甄别吧。从中可看出户籍管理、档案与信息管理之落后。数了一下,从那曲到拉萨,居然有七个检查站!好几个都要检查身份证。不知这种重复检查的意义,这样频繁的检查,是拉萨的欢迎礼吗?
到拉萨前的那片峽谷很漂亮,拉萨河一直在路边流淌,到处是一块块金黄的油菜花。藏民家居的房顶一般都在两角插着经幡,隨风飘扬。也有四角都插上的,彭措说,那是大户人家。
到拉萨入住酒店后,即去大昭寺。去年到这座伟大的寺院时,游客与信众是排不同的队伍,信众在里层,游客就接近不了菩萨。也许是上下午的不同,今天下午提着酥油的信众不多,我们就可以进入每一个佛殿,仅那尊最有名的释迦牟尼等身佛像离得挺远,但能看到正在重塑金身。
以我看,在大昭寺前静静地坐一坐,也许比去逛到处是义乌货的八廓街更有价值。你看着一拨又一拨虔诚者铺开一块毡垫,脱了鞋,开始一个接一个虔诚地叩长头,叩够了,黙黙地离开,又有一个新来者填补上位置。坐在旁边,就会被他们的气场所感染。我看到其中有几位汉族,有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那男孩叩得并不专业,因此而吃力,但他每次都将额头紧贴地面,叩得极其认真,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裳。我坐在一旁,深深为其所感动,这样的城里的被现代生活浸透的男孩女孩,能这样虔诚的,还真不多。
晚饭是藏式火锅。吃完晚饭,坐人力车回酒店。在拉萨,出租车是打不上的。坐在人力车上,铃铛响着,在晚风中充分感觉到不平等。
我们都在不平等之中,有了这意识又感到其虚伪。





前一篇:西宁--三江源--拉萨(12)
后一篇:西宁--三江源--拉萨(1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