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莱斯特里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意大利作曲家。他的出生年代在1525年2月至1526年2月之间,所以,准确表达应是1525/26,出生地名就是帕莱斯特里那。他逝世于1594年2月2日,罗马。他与佛兰芒作曲家拉絮斯(Roland
de Lassus,1532-1594)、英国作曲家伯德(William
Byrd,1540-1623)并称为16世纪末最重要的作曲家。
他从小就进唱诗班,1544年十七、八岁开始在小镇教堂任管风琴手与唱诗班指挥,后来到罗马,1551年起任罗马圣彼得堂朱莉亚乐团的指挥,从那时起开始作曲。他所作最早的弥撒曲是《这就是约翰弥撒》,他以他创作的弥撒题献给当时的教皇尤利乌斯三世,教皇欣赏他的才华,选他进西斯廷小教堂专事创作。遗憾是,入职三个月,尤里乌斯三世就去世了,接替他的是同样赏识他的马切洛斯二世教皇,他为歌颂这位教皇而作了那首著名的《马切洛斯教皇弥撒》。但马切洛斯二世接任不到三周也去世了,接替他的是保罗四世。保罗四世认为,小教堂工作人员必须是独身,而帕莱斯特里已婚,于是他就被解雇了。之后,他更换了很多岗位,直到1571年又回到圣彼得堂,在这里一直到最后去世。
帕莱斯特里那在他妻子1580年去世后,曾考虑要告别世俗生活,但仅8个月后,他就又与一个富商的遗孀再婚,于是就再没有改变身份。他的音乐魅力,其实也在于其情感的异常丰富性。其音乐基调是朴素的,每一个声部都保持着素歌的特色,但它们组合起来,总是构成雅致、自然而又绵延不止的崇高感人气息,吟诵的纯净与和声的纯净组成无与伦比的宁静与透明。而不同声部的对应,在一个和弦中可体会到微妙丰富的明暗对比,这正是我喜欢在深夜以他的音乐为伴,他的音乐可令人在沉静中百听不厌之处。
他的作品很多,共作有104部弥撒曲,300多首经文歌,72首赞美诗、35首圣母颂,还有140余首牧歌。我收藏他的第一套唱片,就是Archiv收有《马切洛斯主教弥撒》与《Dum
complerentur》弥撒、《Tu es Petrus》弥撒的这一套。

之后,陆续收了三个英国公司的——
Gimell公司塔利斯合唱团演唱的这4张,共收了他6首弥撒曲——




Hyperion公司的这5张,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合唱团演唱,其中一张是耶利米哀歌,另四张收录了他的5首弥撒与3首圣母颂——





Chandos公司的这3张,两张是耶利米哀歌与连祷歌,另有一张是《奉献经》——



这些唱片都是我的精神财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