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去纳木措,今天经羊卓雍措到江孜,
两天走了两个圣湖,加上去年走的玛旁雍措,三个圣湖都走过了。三个湖中,我自己更偏爱玛旁雍措。湖之美在光影与云影,有阳光时,湖水凝冻之蓝能成为蓝宝石,云影游曳其上,人人便都由衷为此蓝白对比而赞叹,比如昨日之纳木措。而今日之羊湖,浓云宻布,水面没有阳光映蓝,则黑黝黝、灰沉沉,毫无生气了。
我之所以相对喜欢玛旁雍措,不仅因为天晴时,圣山岗仁波齐会将其雄姿投射进湖中,还因湖面相对稍宽,阳光下色彩的层次更丰富些。而另一重要原因,则传说圣雄甘地的骨灰曾洒进了这里。甘地是一位真正的伟人,他所倡导的"非暴力"坚持真理,善意、和平和爱,真正体现了一个领袖的政治胸襟,他瘦弱的身体中因此才具备了那样惊人的力量。这个世界上的政治家,有几人能有这样的胸怀?
好奇于藏族同胞为何称湖为"措"?如用古人对措施的"措"的定义,<说文解字>说,措是布置的"置"。这么理解这个"置"呢?委置是为用,"措"是施布,施布也是昭示,湖就如明镜。"措则正,施则行,这是<礼记>中的说法,这个"措"的含义因此便明确了,所以,我相信甘地的骨灰,一定,最起码有一部分洒进了玛旁雍措,因为那是圣山与圣湖彼此相映之处,圣雄与它们共置了最神圣的启示。
(杂记于江孜明湖饭店)
我之所以相对喜欢玛旁雍措,不仅因为天晴时,圣山岗仁波齐会将其雄姿投射进湖中,还因湖面相对稍宽,阳光下色彩的层次更丰富些。而另一重要原因,则传说圣雄甘地的骨灰曾洒进了这里。甘地是一位真正的伟人,他所倡导的"非暴力"坚持真理,善意、和平和爱,真正体现了一个领袖的政治胸襟,他瘦弱的身体中因此才具备了那样惊人的力量。这个世界上的政治家,有几人能有这样的胸怀?
好奇于藏族同胞为何称湖为"措"?如用古人对措施的"措"的定义,<说文解字>说,措是布置的"置"。这么理解这个"置"呢?委置是为用,"措"是施布,施布也是昭示,湖就如明镜。"措则正,施则行,这是<礼记>中的说法,这个"措"的含义因此便明确了,所以,我相信甘地的骨灰,一定,最起码有一部分洒进了玛旁雍措,因为那是圣山与圣湖彼此相映之处,圣雄与它们共置了最神圣的启示。
(杂记于江孜明湖饭店)
前一篇:6月18日,林芝
后一篇:6月23日,日喀则,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