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挑战轻薄化

(2007-09-24 18:07:13)
标签:

人文/历史

   总算忙完明年周刊改刊的试刊编辑,这期改刊试刊,明天起将在全国各地陆续上市。用了近11年的封面那块大红,颜色改浅了,风格上更接近德国的《明镜》。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周刊进步的一个新起点。

   2005年我们开始做综合性周刊,每期内容增加到100页。增页是因广告增多,我始终认为,广告越多,就越要保证内容数量与质量支持。明年平均每期内容将增加到130页,厚当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为保证质量,编辑部其实一直在强调缩水,要在尽量的精致中求130页可读性、可积淀性强的高容量。

   我始终认为,内容是生命线,是读者支持我们的保证。明年编辑部已经形成的共识是,在一个越来越娱乐轻薄化的喧嚣年代里,我们应该逆点潮流,坚决反轻薄。有人认为,不管什么,Google能提供的知识已经足够,但Google能提供到的毕竟是浅层,如果大家都满足浅到为止,Google也就不会再有更新,不更新就难有长久生命力。有人说,现在已进入读图时代,像博客随意写成的文字就足以消遣,轻松俏皮好玩的文字总比深入难嚼难消化的文字好。以这种观点,所有国粹经典,大约读蔡志忠即可。博客是没台阶的,如果媒体叙述都可随意到无台阶,那就意味着文字工作者都可实业了。我相信读者在读多了那些重复无病呻吟的打情骂俏式俏皮与轻巧后,是会腻的。读者会不断成长,小女孩成熟之后,不再会满足这种小男人的好玩。如果没有大漠雄风、酷暑严寒,没有痛心疾首、淋漓酣畅,不觉得那种叽叽歪歪、蝇营狗苟小气吗?

   我们现在其实已经厌烦了电视节目中那些越来越无聊的选秀与谈话秀。周刊要做的是,舍弃一些即时性题目,让记者能深入到底层去,一周不行用两周,真正做出有厚度的稿件。这次做改版试刊,鲁伊做封面,到偏远的青海农村考察疫苗接种,到医院十几个小时全程跟踪肝移植手术,确实做到吐血,但这才能有真实的细节。吴琪上次做了一篇很深入的农民养猪成本的生态,这次用两周做徽州生态。蔡伟新开一个“军事地理”栏目,自己开车重访孟良崮,一个个山头重新去爬,回来被蚊子咬得满身是包。王鸿谅做范志毅,采访到了几乎所有知情人。不这样深入,我相信不会凭空诞生有质量的稿子。

   我们这个团队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样做深度、厚度、硬度,做思想、精神、知识、文化的积累,而不是消解它们。我相信越来越多人终究会意识到,经济崛起之后,文化与精神必将这样,通过大家真实的努力而开始重新崛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搬家与新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