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是宁静致远吧

(2007-09-04 23:43:10)

  “宁静致远”一词源出《文子·上仁》:“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文子这个人的真伪,至今难有定论。如果按真的说法,他是老子弟子,与孔子是同时代人,是范蠡的老师。流传的他的著作,有说是论述的老子观点,有说是他自己的说法。

  这个说法到了《淮南子·主术》里,改成“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平正无以制断”。兼、并,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因包容而有覆盖之广阔。制断是裁决与控制。淡漠,漠按《庄子》的说法,就是清:“澹而静乎,漠而清乎!”,但漠漠又是寂静无声中的广大。澹呢?水波,《庄子》的说法则是静。将淡漠改为澹薄,突出了水之清淡,在清淡中才更能清到水底都极浅,透明度足以映现与延展德行。淡漠与澹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在清淡中映现到深远,清可致远与静可致远,无非一是视觉,另一是听觉。

  宁静致远的意思要比淡漠明德清楚:夜神人静,风清月白,近处遮挡的污浊杂音都退隐了,就像没有了障碍物,听觉就可在空旷中伸到很远,听到远处的狗吠或火车的鸣笛。就像人长上了翅膀。但白天周围围绕都是杂音,车水马龙,听觉处处被阻隔,你在忙碌中再多的劳累动作,怎么都是自寻短见。

  我告诉记者,到达深度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能将自己静下来,两袖清风,自然就能在繁杂中穿过眼前其实是无足道的尘埃窥到事物关系的深处,所有事物关系其实都是一环套一环的障碍,你有多清多静,就能解到多远。所谓“开天眼”,无非也是这一样的意思。人的浅薄都在沉溺于眼前而手舞足蹈,参禅与各种各样的修炼,无非是都让你转移注意力,一道一道排空眼前的障碍。

  如果能静下来,你就常常会被那些赤膊上阵大练花拳绣腿的人忍俊不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