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还是喜欢胡玫的戏

(2006-03-06 21:33:10)

  今天发完稿,看一集《乔家大院》,看到陆大可之死,明明感觉到做作——一个垂死之人,还能有那样的表演?但就愣是被它感动。由此想到的是话剧——念话剧上的台词不做作吗?北京人艺的那些老演员,一个个不都做成某种能感染我们的腔调?只不过慢慢大家习惯了这种表演。焦晃的演技,自然也是靠夸张感染我们。

  有时我们需要的也恰恰是这种被拔高的气节。我想,气节往往经过渲染,要不渲染,人人都是常人,常人则都是平常与脆弱的,没有拔高,这社会不就停留在市民气息上了吗?哪还有高风亮节。

  对胡玫,大家可以有各种各样挑剔,但我总觉得,她所苦心塑造的气节,还是在感动人,起码我是这样。这个社会要都没有笨拙,人人都那么机智与清醒,人人不会轻易感动,这社会还可爱吗?

  况且,她调动了那样有民族气度的摄影,还有赵季平先生那样有凛然正气的民族音乐,这些都弥补了剧本过于戏剧化。胡玫应该好好谢谢赵季平,这部剧中的音乐太感人。我好奇的是,张艺谋、陈凯歌都找赵季平,出来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这个剧中音乐之感动我,是因为它充满情感而又那样地温润而温厚着,我以为这才是民族气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