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音乐笔记 |
1756年的欧洲
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诞生的时候,在德国,泰勒曼已经75岁,他作了许多协奏曲,现在我们经常听到的是他的小号协奏曲。他将法国音乐的和声处理方法与意大利的优美旋律作嫁接,结果将自己淹没在法国与意大利音乐的交接中。老巴赫这时已经死了5年多,他的众多儿子中最有名的C.P.E.巴赫也已经42岁,在德国,他的地位虽不如泰勒曼,却在他父亲所构筑的伟大建筑边,以他自己的方式发展了器乐表现方式。C.P.E.巴赫将情感更多植入音乐的表现,使器乐中飘荡起更多人的情感。他的音乐比起他父亲的音乐,好像走下了庄严的神坛,更多柔美的抒情。从器乐协奏曲发展到交响曲,C.P.E.巴赫在开创中起了很大作用——他以自己充沛的情感表现能力拓展了器乐表现的结构。
在意大利,维瓦尔第已经死了13年,斯卡拉蒂已经71岁,生命已快走到尽头。17、18世纪,音乐史更多强调意大利歌剧对欧洲音乐的压迫与作用力,其实在器乐方面,意大利人对小提琴表现能量的探讨,促进了三重奏鸣曲与协奏曲形式的确定。这其中,科莱里与维瓦尔第是强化了器乐中的歌唱。这种以小提琴为主角的歌唱太多女性的柔媚,因此也使他们的音乐在巴赫与亨德尔面前显得孱弱。但巴赫就在他们的基础上,作成了伟大的小提琴独奏组曲与冲破了甜腻的小提琴协奏曲。斯卡拉蒂相比科莱里与维瓦尔第,在奏鸣曲结构能力方面超越了他们,他所作的古钢琴奏鸣曲的精致,完全可以与巴赫的键盘作品比美。
在法国,拉莫已经73岁。与德国人的结构能力、意大利人的旋律制造能力比,法国人对形式塑造的能力使拉莫创造出了在今天也能令我们感到吃惊的和声,他的器乐作品中的和声表现已经极为复杂而丰富。
在奥地利,1756年格鲁克42岁,正在当维也纳歌剧院的乐长,针对意大利歌剧,他倡导在简单朴素中抒情。海顿则只有24岁,刚在维也纳遇上一个欣赏他的贵族,成为一个琴师。
在莫扎特诞生之前,亨德尔已经双目失明,进入风烛残年。巴赫与亨德尔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个时代就包括科莱里、维瓦尔第、斯卡拉蒂和拉莫。而一个新时代即将开始,C.P.E.巴赫是在这个时代的前端,而海顿一直在等待莫扎特出现。他和莫扎特就像巴赫与亨德尔,共同构成了这个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