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至夜与平安夜差了两天,我以为两者重合时最有意境——冬至是一年中最长之夜,在最长的夜中酣睡,我以为是最温馨最甜美之事。这个最长之夜,要是有雪,当然就更有意境——雪光映如窗棂,在洁白的雪被之下,睡在温暖与夜的充裕之中,一年中最舒坦的日子大约也就是这一天。与它对比,夏至当然是最累。
冬至夜之诗意,还在于春就从这一夜开始萌芽。按古人说法,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至,虽然还有小寒、大寒、数九,寒气仍然逼人,但毕竟万物从这一天始逐渐苏醒。为什么还要小寒、大寒?因为阳始起将阴气推上。农历十一月律为“黄钟”——“黄”为中和之色,“钟”动也,阳气动于黄泉之下,动养万物。古人所说细节是:灰动、井水盛、鹊开始筑巢——春已经在静静地生长。
这种观点,既然阴阳交接,交让也就是“合精”之时,所以君子应地理要安身静体,百官要绝事,不听政。店铺三日之内罢市,垂帘饮博。《礼记》中的说法:“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所谓“气微在下,不可动泄”。但冬至又须朝贺享祀,以迎日至之礼,因为这天是阳起之始,也可算一年真正开始,所以要“如元日之仪”。
冬至日要喝赤豆粥。为什么?《荆楚记》:“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死,为人厉,畏赤豆,故作粥禳之。”说是为了避共工这个儿子的鬼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