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回忆录——打糍粑
(2023-12-08 09:30:09)
标签:
文学原创糯米踹腌棒养水 |
分类: 日志 |
糍粑,是过年的时候,一定会吃的东西。就是在吃茶的时候,是十个碟子卤菜,再加包子、糍粑。糍粑在锅的一煎好,盛到盘的,淋上糖稀子,要几好吃,有几好吃。
糍粑,是用糯米做的。以前是用的小糯米,后来又有了大糯米。先把糯米用冬天的水,泡个把星期,然后,就倒到大甑子的蒸熟。再把它从甑子的用锅铲撮出来,踹糍粑。那是用浆盆,或者小缸子,在里面用锅帚子撒上油水,起一个润滑、不粘的作用。蒸熟的糯米,倒进去以后,就用踹腌棒来踹。那个踹腌棒,是用耕田的犁尾巴做的。就是把犁尾巴用锯子锯下来,有个米把长,一头是大脑壳,一头是小尾巴。大脑壳是用来踹糍粑的,小尾巴是用来用双手把住,使劲踹的。要先用油水把大脑壳打湿,好不让糯米粘到上面。踹糍粑的人,就用双手把住犁尾巴,为了能够使上劲,还必须挺在肚子上,然后让大脑壳那一头杵到糯米上面,再使劲把犁尾巴一转。这样,糯米饭就会被踹烂。当然,那一次只能够踹到一小部分,就是犁尾巴接触到了的。
踹糍粑,还要另外一个人来配合,一个是,稳住浆盆,不让它移动,还一个是,给浆盆和犁尾巴抹油水,再把糯米饭翻动,让所有的糯米饭都能够被踹到,踹烂。所谓踹烂,就是踹到糯米饭看不见一颗颗的米,全部都粘成一片。踹好了,就殴出来,放到案板上面去做成糍粑。
踹好了的糯米饭,要么放到案板上面,要么放到簸箕的,才能够做糍粑。先要在簸箕的上面抹上油水,不让糯米饭粘到上面,然后,就趁热把糯米饭使劲地揉,揉成像麻叶子一样的一筒,要尽量地揉好,不要有印子,不然,等到把糍粑切了,就会成喳口霸霸。柔好以后,就放到一边,让它自然冷。再做第二个,照样是先踹糯米饭……如前所述。直到将所有的糯米饭全部做完为止。
做好的糍粑,要用甑拂子摱好,放一个晚上,放到它完全冷了,才能切成一片一片,每片大约一公分厚。因为冷了,它才会硬帚,但是,又不能够太冷时间长了,不然,就会太硬,切不动了。切好的糍粑,还要捆成一扎一扎的,大约四五寸一捆。捆扎最好是用竹笋的笋裤叶子,把它撕开成一片一片的,拿来捆扎糍粑,这个东西,按照现在的说法,是最环保的。捆扎好的糍粑,还要装到养水罈子的去,码好,再用三九天的水,把糍粑泡起来。这样泡好的糍粑,可以长期保存,不会变坏。一直保存到过年以后的第二年的二三月份,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要吃了,就从罈子里面拿出来一扎,沥干,再放到锅里面用油一煎,煎到糍粑变软,再到两面金黄,盛到盘子里面,淋上糖稀子,吃起来,又香、又脆、又甜,真是美哉!过年的时候,请客,早上吃茶的时候,一定是有一盘糍粑,一盘粑粑,十个碟子的卤菜,再咪上二两酒,那真叫一个爽!不过,糍粑要趁热吃,冷了,就不好吃了,更不能够剩得,因为不好热。所以,主人一般都会叫客人把糍粑分的吃完。
那个泡糍粑的水,一撓几个月,时间长了,就可能会变酸。不过,这没有问题,有点酸味,吃起来,还别有风味。听说,这种泡糍粑的水,还有药用价值,一是可以治屙稀,二是可以治长丹,就是现在说的带状疱疹。听说而已,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