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施明回忆录——放电影

(2023-11-09 09:29:02)
标签:

文学

原创

回忆

电影队

锅巴湖

分类: 日志

放电影

在搞集体的时候,张港区的有一个电影队,经常到下面各个生产队的去轮流放电影。电影队来了,生产队的就在大禾场的栽起两根树杆子,把银幕朝上面一扯,就可以放电影了。电影是轮流在各个队的放,但是,看电影的人,却是周围十里八乡的人。看电影要在天黑以后,不然就看不清。而好多人还没有等到天黑,就跑来了,兴奋地期待着早咖放。

放电影的机子,是搁在桌子上,大概离银幕十几米远的地方。放电影要有电才行,那时候,农村的还没有通电,电影队的会自己带着发电机发电。只要发电机一响,人们就会高兴地一阵吼。观众都是成堆地站在地上,很少有坐在板凳上看的。放电影除了正片子以外,还会在前头先放幻灯片。目的就是为了向人民群众宣传上面的方针政策,以及一些科普知识。看电影,一般都是在银幕的正面看,不过,有些人因为正面人太多,就会跑到反面去看。在反面看到的,那个影像就是反的。更加有意思的是,有时候,一部电影,会同时在几个不同的地方放映,后放的地方,就要等片子。一盘胶卷放完了,还要等半天,另一盘胶卷才会被送来,只有耐心地等待,毫无别的办法。

那个时候,我们只要一听说哪里有电影,就是再远,也会跑去看,乐此不疲。最多的,是跑到锅巴湖农场的去看电影,因为农场的放电影,要比我们农村的多。就算是要跑几里路,也心甘情愿。他们那里放电影,场子不是很大,是把银幕扯在靠路边的两根高大的树上。

还有一回,我们甚至跑到上十里远的蔣湖农场去看电影,因为那次说是放朝鲜的电影,叫做《卖花姑娘》。并且,还是第二场,因为是在电影院的看,要等第一场完了,才能进去看。等到看完了回来,都鸡子叫了。

更有甚者,有一回还跑到了新桥公社的张角大队去看了一次电影。记得那回放的电影是《决裂》,是有关教育的题材,主题是反对资产阶级的教育路线。至今都还记得的是,代表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共大的教育长,上课的时候,总是讲那个马尾巴的功能。而争论的焦点就是:李金凤,到底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呵呵,那次是整个张港区,在那里召开现场会,全区所有的中小学公民办教师全部参加,让老师们受教育。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张港镇上后来有了电影院,要买票看电影了。再后来,电影院又没了。可能是电视普及了,就没有好多人去看电影了。到了现在,好像电视也越来越没有多少人看了。倒是手机很时髦了。

这种社会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使人感觉到真是天翻地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