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施明回忆录——种菜

(2023-11-08 09:49:13)
标签:

文学

原创

回忆

玉苞

酸梅子

分类: 日志

种菜

我从小就喜欢种菜。

那时候,还是人民公社。父母亲每天都要去生产队上工,只有偷工摸夫才能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菜。然而,我们家的菜却种得很好。我有时候就跟着大人学种菜。

每年到了热天的,家家户户都要去接出嫁的姑娘回娘家歇六月。因为我们这里是棉产区,阴历的六月份,因棉花在五月份喝了端阳水以后,就长得很快,这个时候棉花就快要封行、开花了。常言道:棉花开红花,女儿回娘家。也就是说,辛苦的农民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暂时休息几天了。

每当这时候,我就去把几个姐姐接回家来歇六月。这也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家里有客人回来歇六月,就会有很多好吃的。而这些吃的东西,大多数都是自家菜园子里摘来的。总起来说,就是桃、李、瓜、果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从菜园子里面成熟了的。比如,玉米、黄瓜、牛瓜、香瓜、豆掛子、茄子、辣子、韭菜、洋芋,还有桃子、酸梅子等等。当然,水果还有枣子、柿子、石榴这些还没有成熟,就不说了。

每当妈妈去菜园子的摘菜的时候,我就总是跟着去,用一个大篮子把那些东西搬回家,就算是被太阳晒得满头大汗,也满不在乎。看到那些沉甸甸的瓜果,香气扑鼻,欠得直流口水,心里实在是太高兴了。

回家以后,首先是煮玉苞。那都是嫩玉苞,既不是老得咬不动了,也不是嫩的还没有长满米,要恰到好处。诀窍就是看玉苞须子:要是须子还是绿色的,就太嫩;要是须子的颜色变成红色,就正好;要是须子的颜色变得深红,就老了。再不然,就把玉苞的衣壳掰开看看,要得,就掰下来,不行,就包起来不要。那个玉苞煮熟了蛮好吃,又嫩又甜。有时候,稍微老点的,就拿去做烧玉苞。就是用火叉的两根齿穿上玉苞,放到灶里的火上去烧,烧出来的玉苞表面会碳化成黑色,吃起来会把嘴巴搞得黑乎乎的。要是不想这样,还可以把衣壳留一层再烧。吃完玉苞以后,大人会告诫小孩,要喝一碗煮玉苞的水,不然,可能会肚子疼。

然后是吃瓜。香瓜又香又甜,特别是瓜瓤子最好吃,就是要理出瓜籽吐掉,瓤子的水最好喝。不过,不能吃多,吃多了会热气大。脆瓜可以多吃点,没有热气。脆瓜又叫母猪憨,大的可以长到尺把长,前齐后齐,特点就是脆,比牛瓜要嫩,好吃些。

别的菜就不说了,只说说水果。一个是桃子,有长在菜园子的,也有长在台坡子前头的。有五月桃,也有六月桃。桃子从树上科下来,要选那些红了的才好吃。桃子大多是歪嘴,浑身长毛,要先用水把毛洗干净,再削去皮,才好吃。其实,桃子要放几天以后才好吃,更软,更甜。我们小孩子吃完桃子后,总喜欢把桃茴种到菜园子的去,让它明年再长成桃树。我们家的菜园子挡头有一颗大酸梅子树,每年会结很多酸梅子。酸梅子要红了才好吃,是甜的,没有红的,就酸得很,可以酸得你张口闭眼。酸梅子的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粉,大的像乒乓球大小。后来,因为队里的小朋友总会来偷吃,大人就恼火,把树放倒了,可惜啊!记得酸梅子树的旁边还有一颗大重阳树,质地非常结实,在做屋的时候,它是做地坎的好材料。

后来 ,我在大队小学做了民办教师,每天放晚学以后,和星期天,就有一点空闲时间。看到父母亲天天起早贪黑地在队里出工,非常辛苦,没有时间顾得上自己家里的自留地,就想到要为大人分担一点辛劳。当然,也有参加一下体力劳动的愿望,略似古人的半耕半读。于是就偷工摸夫地到菜园子的种菜。为了这,还引起了好多人的嫉妒,不过,听兔子叫还不种地了?

真正种菜达到高潮的,是在退休之后。2013年,老幺的要生小孙子了,我们老两口赶紧去武汉迎接小孙子的出生,接着就是引伢儿。那时候是住在高新六路的星天地,那里隔的不远就是汤逊湖。孩子小,只要一个人引就行了。我没有什么事,就到汤逊湖边去开荒种菜。先后两年时间,我含辛茹苦,累死累活,一共开出荒地有四五分(半亩)左右,分散为五块地。那里好多位置都是从建筑垃圾中开出来的,有好大的石头、水泥板,使出全身力气都难得搬动的,撅头把都撬断了好几根。真是“披荆斩棘,以有尺寸之地”,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地开出来了,菜种上了,但是天旱无雨,浇水又成了一大难事。一根竹扁担,挑上两只铁桶,从湖里挑水,肩挑百把斤,走百把米路,才能给菜浇上水。幸好当时年纪还不算太大,能够吃得消。为开荒种菜,当时还写了一首七律诗,以资纪念:

梅香阵阵柳清嘉,汤逊湖波映彩霞。

豌豆茼蒿欣种菜,竹篱棚舍且安家。

同夸爽口红苕粉,共品抽心绿韭花。

值此三阳开泰日,相期体健岁无涯。

那时候种菜,除了去买菜种籽,好多种籽都是从老家带过去的。比如,韭菜是从万元街房子的后头菜地挖去的,鹅米豆种、喜瓜种、芋头种是从家里带去的,豌豆、洋姜等等,是叫他幺爷他们给的,就为节省开支。


种菜的收获那是满满的。为了防止有人来偷菜,我在菜地的周围打了一圈篱笆。丝瓜、鹅米豆就网在篱笆上。有一次,摘下的鹅米豆太多了,整整挑了一大担,百把斤。再怎么吃也吃不完,就只好将它们蒸熟,然后晒干。又去买来大坛子,腌制起来。这些差不多吃了一年。还有一回,有人出了布告,说是那个地方要建体育公园,叫我们把菜都赶紧弄回去。好家伙,那次的上海青菜,足足挑了两大担,堆在阳台上,吃了个把月。


没想到,后来儿子媳妇要搬家,离得太远了,跑去种菜,在田的搞事的时间,还没有在路上跑的时间多,实在是不方便,就把那些辛辛苦苦开荒种出来的菜地,让给一个老乡去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