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采桑子。推磨

(2022-11-20 13:12:26)
标签:

文学

原创

石盘

迷藏

焦饼

分类: 日志

采桑子

儿时纪事——推磨

 

石盘双合牛推磨,蒙眼牵缰。

戏躲迷藏。

牛过人蹲磨柜旁。

 

麸装团卧罗筛过,白面如霜。

粉满箩筐。

焦饼锅盔满口香。

 

前些天,有亲戚来玩,说起吃面条粑粑,我说还是新收的小麦磨成的面粉才新鲜,好吃。她说,现在哪西还有自己加工面粉的,都是去买的。我说,买来的就没有新收的新鲜的面粉了。于是就发了一通感慨。

这让我想起了好多年以前,都是自己种出来的小麦,拿去加工厂加工,磨成面粉,再擀面做粑粑。这大概从农业搞集体,兴人民公社就开始了。那个时候,每个大队都有米面加工厂,用柴油发动机做动力,带动轧米机轧米,磨面机磨面。那个时代再往前推,就是我们小的时候,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那个时候,没有机器,都是用石磨来磨面,用石碾来碾米。再不然就是用石臼来冲。这可是几千年来的老传统。

现在只说磨面,那时候叫做推磨。石磨用两种,一种叫水磨,一种叫央磨。水磨比较小,是打豆腐用的,央磨比较大,是磨面用的。那时候我们家就有一副央磨,据说是我的家家(读ga)的盘来的。记忆中,我们家的磨子是放在磨屋里边,磨屋起先是在屋的后头,后来又盘到了屋前头,在台坡子边上。央磨是装在磨柜子上,由上下两匹构成。下匹的中间有一个轴心,短短的磨齿朝上。上匹中间有一个圆眼,可以扣在下匹上,磨齿朝下。上匹的在中间和边上的居中处,有一个磨眼,是用来漏下粮食的。磨柜子是木实的,上层阁着石磨,下层有一个磨厢,是用来接磨下来的面粉的。

石磨很重,要靠牛或者馿来拉动。先把牛牵来,告上。在石磨上有一根磨棍,上面拴着挌头,阨头要儣在牛的肩上,绳子系好。再在牛鼻子上系上轴棍。还要把牛的眼睛用眼矇子矇上。套好牛以后,只要赶一声“起——呔”,牛就开始走了,就是沿着磨子转圈。磨子的下匹不会动,是被卡死了的。只有上匹会跟着牛转。这样就算开始磨面了。这实际上是拉磨,不过,因为手磨是用人推的,所以就一律叫推磨了。

磨面的时候,因为是用牛在拉磨,所以人就比较轻松了。不过,要守在那里,不断地给磨盘上添粮食。粮食可以堆在磨盘上,但是小麦是不断地在从磨眼的往下面漏,就必须不断地用瓢瓦小麦倒上去。还有就是还要控制小麦下去的量。这要靠磨眼中的磨帚子起作用。磨帚子就是用几公分长的一把竹签子做成的。多放几根竹签子,磨眼就变小,少放几根竹签子,磨眼就变大。

那个时候,屋的大人都在上工,推磨就交给我们小孩子了。想起那个时候自己比较顽皮,牛要是走得慢了,就会用鞭竿抽打它。鞭子一抽,牛就会加快脚步,甚至会跑起来。这时候,我就会很大胆很顽皮地睉在磨柜子的旁边,紧贴着磨柜子,让牛从旁边走过去,然后再跑出来。那样就像在躲迷藏,当时觉得蛮好玩,实际上还是有些危险的。

推磨还有一样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筛粉子。那可是又要时间,又要吃咖亏的买卖。磨子上推好的面粉包括麸皮,都装在磨柜子里。先把磨柜子拉开,用瓢把面粉舀出来,装在箩筐里。筛粉子的时候,用的是罗筛,是用薄薄的树片育成一个圆圆的框,在下面缦上细丝网筛。罗筛的下面垫上罗面架子,罗面架子下面用团卧接面粉。将倒上面粉的罗筛来回拉动,细面粉就会漏下去,上面就会保留下麸皮。麸皮还要中去推二道,三道。推头道的面粉最好,特别白,好看又好吃。推二道的就会差一点,三道四道就成了黑粉子。黑粉子只能用来做粑粑,放一点糖精以后,味道还不难吃。但是,黑粉子是不会用来擀面的,因为太不好看了。

要是当年新收的小麦推的面粉,无论做什么东西都好吃。用它擀新鲜面,切成比较宽的门搭子面,下到锅里少煮哈,一浮上来就好,洒上香葱,再盛到碗里,尝一口,那个味道,新麦的清香,再加上香葱的香气,简直无以复加!新面粉,还可以做成粑粑,擀成焦饼,炕成锅盔,都好吃得不得了。唉,现在是再也想不到了。

用石磨推磨,如今的年轻人想看也看不到了。但是它总会活在我们的记忆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采桑子。跳绳
后一篇:采桑子。碾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