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之十五:喜欢重庆的女孩。重庆的的女孩特别俏丽,身材挺拔就像重庆的高楼。重庆女孩的性格直率,爱你会捧出一轮太阳,恨你会把细眉皱成柳叶弯刀,这都能要了你的命。重庆女孩走路的姿势显得很拽,昂头、挺胸、收腹、提臀。不知道的还以为受过专门的训练,其实这都是自然形成,因为平常走路要爬坡,习惯了。重庆女孩对陌生人很高傲,如果你的“打望”让她发现,她会扭头而去,长发一甩会把你的自信清扫得干干净净。这时,你只能望着她的背影兴叹:为什么,为什么这般漂亮的女孩我没能认识?
理由之十六:喜欢重庆的“棒棒”。走在重庆的大街上你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人手拿一根棍,棍上还套着绳,整天游手好闲地在那里转悠,当地人俗称他们为“棒棒”。棒棒其实一点也不游手好闲,他们就是出大力的搬运工。在北方城市可能只有车站、码头才有搬运工,在重庆满城都是棒棒。重庆路不平,车开不到门前,又要爬坎上梯,只有叫棒棒挑。重庆人会享福,在菜市场买了菜也叫棒棒,给几元钱让挑着,自己跟在身后空着手往家走,立刻找到了当老板的感觉。棒棒大都是农村到重庆打工的农民,极为朴实可爱,有妇女抱孩子逛街累了,抱不动了也叫棒棒,给几元钱放心地让棒棒帮着抱回家。农忙时,棒棒回家收割,棒棒少了,重庆人就会在大街上牛一样的吼:棒棒――棒棒――棒棒都到哪去了嘛! 重庆人离不开棒棒也喜欢棒棒,现在正忙着给棒棒起一个好名字,认为叫棒棒有歧视之嫌。其实这大可不必,只要心中尊敬,叫什么都不重要。“小姐”这个称呼美吧,原来都是对大家闺秀的称呼,现在你在大街上面对一个重庆女孩喊“小姐”试试?
理由之十七: 喜欢重庆的吃。重庆的吃是全国有名的,这和重庆人会吃、好吃、能吃是分不开的。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重庆人吃起来都是惊天动地,叹为观止。白天,重庆人可以在40度的高温下吃火锅,男人们光着膀子围在那里烫,大汗淋漓,热火朝天,啤酒瓶子满地。晚上,江边的餐桌顺江而摆,可达几十里。重庆人还会在吃上创新,一会一个花样。在重庆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年,在重庆的歌乐山有人创出了歌乐山辣子鸡,重庆人就翻山越岭的去吃。重庆人吃的比较专一,喜欢一种吃的就一定要吃到极致。喜欢吃肥肠,就有人专门研究肥肠的烹调,可以做出近百种的做法,起名“唐肥肠”;要喜欢吃鸡杂就有专门吃鸡杂的店。
理由之十八:喜欢重庆的火锅。 谈到重庆的吃不能不提重庆的火锅。重庆火锅本来是下里巴人一种最简单也粗糙的吃法。穷人吃不起肉,只能吃牛羊杂碎。杂碎有腥臭味,就大量放花椒、辣椒一锅煮。后来这种吃法就流传开来成了现在风靡全国的重庆火锅,连国外也有了重庆火锅店。重庆火锅的流传和火锅的不断创新是分不开的。重庆火锅太麻又辣,很多人吃不了。重庆人就发明了鸳鸯火锅、字母火锅。一个锅里有不辣的,满足了各种口味。在重庆开火锅店的大半都是女人,重庆还成立了火锅协会,会长是女的,副会长也是女人。重庆火锅这么有名,为什么主要是女人经营呢?问谁谁也回答不上来。
理由之十九:喜欢重庆的豆花饭。豆花就是没有通过压迫成形的嫩豆腐,比豆腐脑粗,比豆腐又嫩。吃豆花关键的是“调花”,也就是佐料。酱油和醋是不能放的,,要放味精和干辣椒,否则豆花就没有了豆腐的轻香。吃豆花要粗嫩合适,嫩了筷子夹不起来,粗了蘸调花不进味。豆花蘸着调花吃,真是光滑细腻,香辣可口,很下饭。这豆花饭在重庆少了,可能因为卖不出钱。为了吃豆花饭我曾搭着出租车找遍了大街小巷,连出租车司机也找不到了。最后喊了一个棒棒,给了三块钱让他带着我找,上上下下上梯下坡在一个说不清的地方找到了。花了三块钱要了三碗,好吃。
理由之二十:喜欢重庆的校园。重庆的气温一般不会低于零度,一年四季如春,万物花开。校园往往会座落在一片山坳处,依着地形,高高低低,上上下下,自然天成。没有假山,山是原有的,大山上会建设一座教学楼,小山上可建一栋教授楼;没有假湖,湖在山间,水量充沛。操场建在四面环山的凹处,不用搭看台,站在四周的山坡上一览无遗。更有妙处的是校园大门,进门的山上建一座办公楼,国旗插在办公楼上,高高在上,进了校门便沿着石梯开始攀登,就省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标语。我在这样的校园里曾生活过多年,在山间的竹林里和开满鲜花的山坡上都留下过脚印。后来,我离开了校园,把初恋也丢失在校园内的某一棵树下了。
理由之二十一: 喜欢重庆的年轻。重庆本来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可它成为我们国家最年轻的直辖市后,就开始变年轻了。楼群在山间势如破竹,拔地而起;几十座桥梁如雨后的彩虹飞架两江;高速公里通向四面八方,万吨货轮可直航入海。走进解放碑步行街你会迷失自己,不知道是在香港还是在迈哈顿。这时,迎面会碰到美丽的重庆女孩,时尚、俏丽、高傲,她们会提醒你这是重庆。只有重庆才有这么美丽,只有重庆才有这么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