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债市、利率、股市、房产;平静、温和、暗潮涌动

(2005-11-08 16:36:24)

 

                               ——谈近期经济热点
复旦大学    谢百三教授
一、吴晓灵提示风险,逻辑不通,使人一头雾水
众所周知,中国以往的股市与债市是存在着某种逆相关联关系的,股市涨,债市跌;债市涨,股市跌。当股票市场普涨时,一天涨5-8个百分点时,谁看得起债券那利息啊。然而,近期股市反弹受挫,又多次回到1100点以下,而国债与企业债市场竟也大幅下跌,创下了今年以来一日最大跌幅。
究其原因,均与央行两位行长讲话警示有关。但实际上他们的讲话是值得商榷的。周小川讲话还较客观,他在回答记者问时,只是说:长期债券收益率较低是个世界性问题。没有直接斥责中国债市。
而吴晓灵副行长的讲话,则对债市冲击极大。她要人们注意债券收益率低的风险,并表示央行不希望这种低收益率局面维持下去(大意)。而不久以后,这位直言不讳,又喜欢到处表态的副行长又谈及:人民币升值是个长期的趋势,要用曲折方式来升值。她的本意是,人民币升值是持久战,热钱不应进来赌它的升值。但她也明明白白地指出了,人民币中长期必升值确凿无疑。
这里出现了一个逻辑上的大漏洞,如果人民币10年内升值10%,其可能性大不大?中外人士都会认为可能性很大。而美元债券30年期的收益率为4-4.5%,但它相对于人民币会贬10%左右,而人民币债券15年的收益率现为3.5%,企业债券为4.1-4.2%,如果10年内升值10%,等于每份债券收益率加0.9左右个百分点,也是4.5%左右,届时企业债收益率应是5.1-5.2%,加上国债不征税,那么国债利息相当于银行利率5.4%,这个收益率相对于0.9%的通胀率,难道还低吗?
一个国家,在本币升值的时期,通常利率、债券收益率都会较低,日本10多年来一直很低,现在银行利率也仅0.03%,比我国低多了。
我认为吴副行长的话逻辑不清,思路上也有矛盾,故百思不得其解。
二、美联储12次加息,中国央行岿然不动
美联储11月1日决定第13次升息,升25个基点,将利率提高到4%,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各大经济体央行也纷纷加息,其中有五年保持利率不变的欧洲央行和步步紧跟美国加息的香港央行。
这一来,中国是否也会加息,引起了人们的猜测。尤其是国家有关部门打算提高服务价格指数(如水、煤气、能源等)。
笔者认为中国加息的可能目前实际上很小。中国其实有点像日本的情况。理由:①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存在,虽然美元对欧元近期升值了10%左右,使基本上盯住美元的人民币实际上也升了些值。但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压力事实上仍是较大的。7月21日以来,总计升了2.4%,热钱肯定仍在不断涌入,此时如果再加息,等于鼓励国外热钱再大量进入中国,热钱原来只赌人民币升值,现在又赌人民币升息,“双赌”成功,岂不乐哉。
②由于人民币升值,一些外贸出口企业效益下降,甚至处于微利状况。此外,由于房地产市场处于严厉的调控之中,与房地产有关的产业纷纷处于迅速冷却,钢铁交易所甚至已难以听到电话铃声了;而全国水泥厂有40%突然亏损。全国企业效益与去年同比(1-9月)也大幅下降,这里的下降数据还包含了1-4月份,对房地产未调控前的高指标。通货紧缩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很大,郑京平的判断基本上是难以令人信服的。9月份的物价同比为0.9%,10-11月的物价无论怎么变,通缩重来的可能性很大。这是严峻的事实。因此,此时如再加息,只会使企业、宏观经济雪上加霜。
③我国银行存贷差为7万亿元,由于经济物价回落迹象明显,实际贷款利率并不低,加上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惜贷、俱贷,因此,实际上社会上资金很多,何以再要鼓励人们存款,而不是去投资呢。这样使得加息可能性更减少。其实,早在去年12月,我们就指出,中国没有,也不会紧随美国进入加息周期。
④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13万亿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国(1万多亿美元GDP以上均为世界大的经济体),中美两国经济状况迥然不同,美国有通胀压力,中国有通缩阴影,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下,两国货币政策完全是独立自主、互不相干的。1995年,中国通胀与保值贴补率为25%,美国的通胀率为3-4%,利率为4-5%,二国相差很大,风马牛不相及。
中国情况有点像日本,日本自日元升值,泡沫经济破灭后,价格一直在下跌,日本银行利率近乎零,本次日本央行又决定不加息。
综上所述,回头再看央行吴晓灵对长期债券收益率的担心与警告,人们更会觉得是一头雾水。在人民币升值形式下,房地产和中长期债券都是很好的人民币保值资产,但由于房地产调控很严,中长期债券就成了较好的人民币保值资产之一。诚恳希望央行领导们以后的表态要慎之又慎,你们到底并非是格林斯潘,也非事事正确。比如,我认为去年10月29日的那次加息,就完全是不必要的,害得京城那么多经济学家都判断失误,如巴曙松、张曙光等等全说加息周期开始了。
三、深圳房产逆势上涨,各地房市举步维艰
在中央对房地产严厉调控之时,中国人气最旺的城市深圳的房地产则在逆势上涨,今年1-9月涨了约15-16%。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是特例,还是带有普遍性?
深圳房产涨,一是因为香港房地产市场全面复苏,香港将过去抑制炒房的一些措施恢复过来,一套房子从800万跌到400万,又回升到600万。这对紧邻的深圳是一个刺激。二是深圳15年来人口大增,已达到1000万人口,深圳城市竞争力很强,社会治安好,空气好,气候宜人,确实属于中国最佳城市之一。而本轮全国性的炒房热潮以来,一直未怎么涨过,现在补涨,也是情理之中的。
这与全国多数城市的情况比是不太相同的。
全国多数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严厉的调控之中,目前,钢铁的板材已从5000元/吨跌到2900元/吨,房地产的产业链相当长,对全国宏观经济的有热转冷起了关键性作用。它的调控理论上还会持续2-3年,而实际上只要不再大涨就可以了,否则伤害经济太大。
[本周股市:本周中国股市虽然没有继续上周的大跌势,而是在中石化权重股等的奋力抵抗下,一度上冲到1100点的上方,但给人以十分沉重乏力之感。周四又下跌了9点。人们还是担心:①G股一开出来就跌30%,根本不赚钱;②股改之后就是新老划断,故入场意愿不强烈。尚福林本周在学习《证券法》、《公司法》的视频会议上讲“对已完成改革的公司,采取区别政策,鼓励其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对于积极推进股改的地区,适时实行倾斜政策”。这两段话引起了人们广泛猜测,谁都知道,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冲着资本市场圈钱来的,IPO、配股、增发等等,这些话是否意味着让已完成股改的公司和地区先进来恢复再融资呢。这又平添了人们几分担心。笔者再一次劝告管理层,搞好股改就是一大功绩,而任何有悖于此主要目标的举措都应该坚决让步,切勿急于求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