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催的光明一面
(2009-12-10 15:57:37)
标签:
心理学自我价值感碎催people-pleasersefl-esteem文化 |
分类: 心灵炼狱 |
一个朋友看了我和澳大利亚老师及其已故前女友的灵异故事以后,表扬道:“你是一个天使。”我吃了一惊,很多看过这个故事或熟悉我个性的人都不是这样说,他们说我是个碎催。
仔细想想,这个朋友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她对我了解不多,她并不知道我无休止又无原则的倾听和助人行为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和痛苦。她只是从常识世界的规则来推断,以为我是个正常的有完整自我的普通人,因此我这种对别人付出爱心的行为,就是天使行为,也即,常识世界认为,普通人+爱心=天使(等式A)。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执着于碎催的自我缺失问题,一直怨怼地哀叹“碎催没有自我,她是一个不存在的人”,于是推出这样的结论:碎催=普通人-自我(等式B)。我为自己没有达到普通人的标准而痛苦不已。
但是,我这个朋友的结论,也即常识世界的规则却告诉我们,碎催如果有了完整的自我,就是一个天使。也即,碎催+自我=天使(等式C),把常识世界的等式(A)代入(C),就会得出这样的推论:碎催+自我=普通人+爱心,也即碎催=普通人-自我+爱心(等式D)。
常识世界认为的碎催构成(D)和我根据自己纠结的内心而臆断的碎催构成(B)显然是不同的。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我忽略了碎催个性中非常高贵的一个组成部分——爱心。
确实如此。一个同样的人,能够一会儿贵为天使一会儿却又沦为碎催,其中原因肯定不只是“是否有自我”那么简单,这里面一定有一种埋藏很深且长期被大家忽视的一种重要特质。
通过这么一番复杂的换算,我才恍然大悟地发现了自己的好。呵呵,这如果不是史上最冷的冷笑话,也许就是世界上最悲哀却又最真实的现实。
仔细想想,这个朋友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她对我了解不多,她并不知道我无休止又无原则的倾听和助人行为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和痛苦。她只是从常识世界的规则来推断,以为我是个正常的有完整自我的普通人,因此我这种对别人付出爱心的行为,就是天使行为,也即,常识世界认为,普通人+爱心=天使(等式A)。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执着于碎催的自我缺失问题,一直怨怼地哀叹“碎催没有自我,她是一个不存在的人”,于是推出这样的结论:碎催=普通人-自我(等式B)。我为自己没有达到普通人的标准而痛苦不已。
但是,我这个朋友的结论,也即常识世界的规则却告诉我们,碎催如果有了完整的自我,就是一个天使。也即,碎催+自我=天使(等式C),把常识世界的等式(A)代入(C),就会得出这样的推论:碎催+自我=普通人+爱心,也即碎催=普通人-自我+爱心(等式D)。
常识世界认为的碎催构成(D)和我根据自己纠结的内心而臆断的碎催构成(B)显然是不同的。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我忽略了碎催个性中非常高贵的一个组成部分——爱心。
确实如此。一个同样的人,能够一会儿贵为天使一会儿却又沦为碎催,其中原因肯定不只是“是否有自我”那么简单,这里面一定有一种埋藏很深且长期被大家忽视的一种重要特质。
通过这么一番复杂的换算,我才恍然大悟地发现了自己的好。呵呵,这如果不是史上最冷的冷笑话,也许就是世界上最悲哀却又最真实的现实。
前一篇:焦虑是个没有数量概念的玩意儿
后一篇:译作:如何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