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在高三——走进CCTV心理访谈栏目

(2006-04-26 21:21:30)
分类: 〖儿在高三〗已出版
儿在高三日记 2006年4月26日 星期三

走进CCTV心理访谈栏目

蓝水怡

http://blog.sina.com.cn/m/lanshuiyi

 儿在高三——走进CCTV心理访谈栏目

主持人 阿果

 

   2006年4月25日晚8点,我第一次走进央视录制现场,以嘉宾身份参加一期关于考生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的访谈节目。节目录制之前,CCTV心理访谈栏目编导谭怡红,曾几次与我联系,进行电话采访,直到节目录制前1个小时,我才见到谭编导。她的年轻令我意外,因为几次沟通中使我感觉出的成熟与理智,超乎她的实际年龄。

 

一进录制现场,我意外地见到原《半边天》栏目的主持人阿果,才知道她现在已经是《心理访谈》节目的主持人。阿果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甜味馨香,令人感觉置身一个非常熟悉的环境,我很快就忘记是在录制节目,就如老友一般与阿果还有心理专家赵梅老师一起愉快地交流起来。我们一起探讨着考生与家长出现的各种心态及应对的方法。当然,因录制前几分种才定下本期节目以“家长如何说”为关注定点,多少限制了我的表达,更因毕竟是录制节目,有着特定的要求,终是不能如生活中那般聊得酣畅。

 

节目共录制了2个多小时,播出时一定会剪掉许多,特别是要突出现场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我毕竟只是一位考生家长。然而,这一切对我并重要。重要的是在录制过程中,我获得了新的感悟,这是最最令人高兴的事,也满足了我参加节目的初衷。节目快结束时,阿果要我谈谈节目感受,略思片后,我做了如下的表达:

在交流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对孩子的了解还很不够,因为我们毕竟成长于不同环境,目前所处环境也完全不同。以后,我会更多地将自己置身孩子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孩子未来将要面临的环境去理解孩子。

 

短短几十分钟的节目,不可能由着我把一筐的想法全倒出来。其实我想到的比说的要多的多。我不仅想到我与孩子,还想到那些曾经向我询问如何与孩子沟通的朋友们,甚至想到所有面对孩子不知所措的家长们。我真想一个个地去告诉他(她)们,你们即要做家长,更应做孩子的朋友,倾听孩子的心声,读懂孩子的心思,理解孩子的心理,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双手,给孩子温暖、鼓励和力量。做孩子一辈子的朋友!

 

这期节目的录制,还让我有一次小小的得意。当阿果要心理专家赵梅老师谈感受时,赵老师竟对我做了点评,说整个节目中蓝女士就像一池平静的湖水。听得我微微一笑。

 

    最后我谢了阿果,谢了李老师。当录制结束后,我又向节目摄制们道了幸苦,他们直说习惯了、习惯了。当谭编导忙过收尾工作,把我送到宾馆时,时间已到午夜十二点。我才发现,最最幸苦的是幕后的编导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