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特征与相关因素
1、自杀方式:包括服药、服毒、坠楼、自缢、割腕、刎颈、自溺、触电、煤气中毒、卧轨、制造其他交通事故、枪击、自焚等。
2、自杀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感到无法忍受痛苦、无法克服困难、极力想摆脱困境而又感到无能为力时,则易产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对生活的绝望导致了自杀。
3、自杀的动机: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呼吁或求助;攻击性。
4、自杀前的心理状态:矛盾性、冲动性、僵滞性。
5、自杀与心理社会因素:
1)人际关系问题
2)被抛弃或被拒绝(家庭、挚友)
3)丧失
4)工作和经济状况
5)其他打击或压力
6)不良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因素与自杀也有一定关系
6、自杀与精神疾病:与自杀相关的精神障碍包括各种类型的抑郁、精神分裂症、酒中毒、人格障碍、神经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7、自杀与躯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艾滋病、病程迁延、久治不愈的躯体疾病可导致自杀。各种疾病、外伤导致残疾者也易有自杀问题。
二、诊断:
1、诊断标准:
1)自杀死亡:有充分依据可以断定死亡的结局系故意采取自我致死的行为所致,只有自杀观念而未实行者不采用此诊断。
2)自杀未遂:有自杀动机和可能导致死亡的行为,但未造成死亡的结局。
3)准自杀:又称类自杀,可以是一种呼救行为或威胁行为,试图以此摆脱困境。
4)自杀观念:自觉活在世上没有意思,还不如死了好,甚至作好了自杀的计划和安排,但没有付诸行动。
2、自杀危险的判断
临床评估与方法:急性的焦虑恐惧,严重的抑郁情绪,持续难忍的躯体痛苦,对生活表现出绝望的态度有较高的自杀危险性。既往有自杀行为、家族史阳性者自杀的危险性会更高。
3、评价自杀危险程度的方法
1)交谈:交谈可更及时地发现病人的自杀企图、判断其危险性。
2)观察:注意观察病人的各种反应和变化。自杀意念出现之后,情感、行为及态度常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4、精神疾病与自杀的危险性:严重的抑郁情绪,顽固而持续的睡眠障碍,伴有自罪妄想和严重的自责,情绪紧张或激越,有抑郁和自杀家族史,家庭支持系统差等可使抑郁症病人自杀的危险性升高。
5、其他自杀危险性升高的因素:酒信赖者、精神分裂症病人、慢性躯体病者自杀的危险性也较高。
三、心理治疗与自杀预防:
1、心理治疗:对于有严重自杀观念、自杀未遂或陷入危机状态的人给予心理治疗性帮助,也称危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适合于所有的病人,包括重病者。
2、自杀的预防: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预防工作。
1、自杀方式:包括服药、服毒、坠楼、自缢、割腕、刎颈、自溺、触电、煤气中毒、卧轨、制造其他交通事故、枪击、自焚等。
2、自杀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感到无法忍受痛苦、无法克服困难、极力想摆脱困境而又感到无能为力时,则易产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对生活的绝望导致了自杀。
3、自杀的动机: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呼吁或求助;攻击性。
4、自杀前的心理状态:矛盾性、冲动性、僵滞性。
5、自杀与心理社会因素:
1)人际关系问题
2)被抛弃或被拒绝(家庭、挚友)
3)丧失
4)工作和经济状况
5)其他打击或压力
6)不良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因素与自杀也有一定关系
6、自杀与精神疾病:与自杀相关的精神障碍包括各种类型的抑郁、精神分裂症、酒中毒、人格障碍、神经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7、自杀与躯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艾滋病、病程迁延、久治不愈的躯体疾病可导致自杀。各种疾病、外伤导致残疾者也易有自杀问题。
二、诊断:
1、诊断标准:
1)自杀死亡:有充分依据可以断定死亡的结局系故意采取自我致死的行为所致,只有自杀观念而未实行者不采用此诊断。
2)自杀未遂:有自杀动机和可能导致死亡的行为,但未造成死亡的结局。
3)准自杀:又称类自杀,可以是一种呼救行为或威胁行为,试图以此摆脱困境。
4)自杀观念:自觉活在世上没有意思,还不如死了好,甚至作好了自杀的计划和安排,但没有付诸行动。
2、自杀危险的判断
临床评估与方法:急性的焦虑恐惧,严重的抑郁情绪,持续难忍的躯体痛苦,对生活表现出绝望的态度有较高的自杀危险性。既往有自杀行为、家族史阳性者自杀的危险性会更高。
3、评价自杀危险程度的方法
1)交谈:交谈可更及时地发现病人的自杀企图、判断其危险性。
2)观察:注意观察病人的各种反应和变化。自杀意念出现之后,情感、行为及态度常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4、精神疾病与自杀的危险性:严重的抑郁情绪,顽固而持续的睡眠障碍,伴有自罪妄想和严重的自责,情绪紧张或激越,有抑郁和自杀家族史,家庭支持系统差等可使抑郁症病人自杀的危险性升高。
5、其他自杀危险性升高的因素:酒信赖者、精神分裂症病人、慢性躯体病者自杀的危险性也较高。
三、心理治疗与自杀预防:
1、心理治疗:对于有严重自杀观念、自杀未遂或陷入危机状态的人给予心理治疗性帮助,也称危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适合于所有的病人,包括重病者。
2、自杀的预防: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