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中国记协新春联谊会后有感

(2009-01-26 18:58:53)
标签:

媒体

记者

新闻奖

杂谈

分类: 【收获心得篇】

    ■其一

    饮其水而思其源,韬奋新闻奖之所以用邹韬奋先生之名而设,是因为他作为中国著名的新闻出版界的前辈人物和革命志士、民族英雄,为中国新闻出版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留下了众多的遗产。

    先生曾经有言:“一个人光溜溜的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光溜溜的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

    诚哉斯言!这是基本的人生观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其他几乎所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其二

    一个人获得某种奖项,总是有所依据的,尤其严肃如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这样的奖项。

    故而,对于“奖”,与其到评的时候想尽法子去争,不如(更应)平时长年累月去努力下功夫。

    基础真正打好了,水到渠成,实至名归,才是正道。

 

    ■其三

    作为一个媒体的记者,追求“范长江新闻奖”;作为媒体的编辑、评论员、校对和群众工作人员,追求“韬奋新闻奖”,无论如何是一件高尚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艰苦的奋斗,而且要有实绩作为重要的支撑。

    但是,争奖与做事,归根到底总是后者更为要紧,更为根本。因为,获不获奖,实在因素甚多,而且获奖者总是极少数;再者,获奖只能意味着“此前”取得了某些成绩,而并不意味“此后”,更不能表示一个人一生的成功。而我们需要下功夫努力的,恰恰是整个一生的成功。

    正是从这个更为根本的意义上,我们不必也不可把“奖”看得过重。

 

    ■其四

    “大奖”与“小事”的关系。

    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希望和力争获得“大奖”,无疑是对的。但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正如西方的一句谚语所说:“Word by word great books are made.”(伟大的书一字字写成)。我们只能扎扎实实下功夫于点点滴滴“小事”,方能够实现得“大奖”的理想。

    我很赞成两位成功企业家的话,一位是海尔的张瑞敏,他说,什么叫不简单?就是把最简单的事情千百次不厌其烦地去做好。另一位是饲料大王刘永好,他说:哪怕让我扫地呢,我也要比别人扫得干净。

    作为我们新闻工作者,成功之道又何尝不是如此?

 

    ■其五

    韬奋新闻奖,与范长江新闻奖一样,都是关于“人”的奖,其标准是:工作实绩突出,人品作品俱佳。

    新闻工作者,理应是社会正义与良知的代表,是时代和人民的鼓动者和服务者。我们职业的宿命决定了:目标已经择定,我们就只可以通过我们的人格力量,我们的情操意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和国家效力;只可以通过辛勤的劳动,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报社会和时代。

    舍此,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