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者的行业态度与媒介立场

(2008-06-02 15:44:08)
标签:

爱在中国行

行业态度

新闻记者

富豪榜

媒介立场

舆论导向

受众态度

文化

分类: 【杂谈身边事】

记者的行业态度与媒介立场

 

首先谈到的是记者的“行业态度”问题——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约翰·C·伯纳姆写了一本书,叫做《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他在对美国200多年的科普史进行梳理后,得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结论:“在大众层面上,科学实际上已经被迷信打败了。”

同样令人吃惊的是,该作者认为,这其中的罪魁祸首之一,便是科学记者。

除了使用“苍白无力”、“支离破碎”等贬义词外,他对科学新闻表现出了极大轻蔑。他说,“媒体赢家往往是那些最上镜的或能说会道的,或者是两者兼备的,或者是那些跟媒体最合作而不典型的研究人员”,而真正有价值的科学发现却往往被新闻记者冷落。他同时认为,科学新闻大多讲述一个个孤立的事实,并且在报道中忽略了事件的科学背景,这更使得科学本身在大众层面上和巫术无异。这位教授的话或许显得极端,但引发我们思考。

任何一名记者,即使不是专门的科学记者,在面对伯纳姆教授的“冷嘲热讽”时,可能都会不自觉地“对号入座”。被他讽刺的科学记者和科学新闻,在任何一个行业记者身上和行业新闻中都能找到蛛丝马迹。

但是,伯纳姆教授更多地只谈到了科学记者对科学的“非科学报道”,却很少谈到对非科学的“科学报道”。如果说前者把科学巫术化了,那么后者则把巫术科学化了。曾经的“水变油”、“永动机”,曾经的“核酸营养”、“鸡血疗法”等非科学的东西,之所以会风靡一时,甚至让人走火入魔,除了一些商人的狡猾尖钻外,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归功于它们都曾经以科学的面孔在一些媒体上出现。

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科学成果的判断,相当数量的人都对媒体都有着一定程度的依赖。如果媒体把一个非科学的东西包装成科学的模样,那么一定会有很多人对此失去警惕,信以为真。

但是,事过境迁之后,人们大多会谈到科学家的“道德问题”,而很少谈到记者的“科学问题”。所以,“科学记者不科学”的现象依然处于人们的视线之外。而同时,文化记者不文化,经济记者不经济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原因同样是,一些文化记者盯的不是真正的文化现象,而是文化的商业化形态;一些经济记者盯的不是真正的经济问题,而是经济的政绩化表现。所以,很多媒体的文化版上并没有多少文化,经济版上也没有多少经济。

记者都有自己的分工,于是有了科学记者和文化记者之分,有了经济记者和军事记者之别。科学记者不可能都有很高的科学水平,但必须要有足够的科学态度;经济记者不可能都是经济学家,但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理性。“行业记者”如果没有“行业态度”,就难免被伯纳姆教授一样的“行业人士”瞧不起。

记者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写作者”。如果仅仅为了表现自己的写作能力,如果仅仅为了吸引眼球,那么把科学描绘成巫术,把经济塑造成单纯的GDP,其实是非常容易的。同样,如果让一个不明真相的人,相信你“写出来”的东西是真的,其实也非常容易。

当然,这绝对是相当危险的。

 

记者的行业态度与媒介立场

记者的行业态度与媒介立场

 

再有,在此谈到的就是关于媒介立场的话题——

不知你是否发现,每每揭晓“富豪榜”或是再一次的“突然冒出”了几位富豪,我们的媒体一个个的犹如天上掉下金馅饼,立马拿出最好的版面,予以公布。一直搞不清楚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媒体不去分析一下大肆公布这些富豪对受众产生了何种引领或是导向作用?为何他们不去评测一下广大受众对于此类新闻的接受能力及阅读感受?!

眼见着又一批富豪上榜,同是这一年度的两个富豪榜单,不一致的仅仅只是发布的时间有先有后;一致的,却是入选富豪榜的富豪商家们。仍然是玩IT科技、炒股市房产的开发商们出尽了风头。对此,不少人常郁闷得一塌糊涂。

且慢说国人害了“红眼病”,且慢笑国人在“仇富”,单说每回上榜的富豪,读后人们常发出疑问:为什么前十名房地产商的比例如此之高?为什么前40名房地产商仍是比例甚高?这些房地产商成为富豪,全是靠他们的诚实劳动吗?这些房地产商聚敛财富,有多少黑幕,乃至血腥?将这样的榜单在媒体上无偿地为他们宣传,媒体到底想引领什么,让老百姓向这些富豪去学什么?我们的老百姓们又怎么去学这些富豪?我们的富豪榜上为什么不能像有的国家那样出现的是凭智力、才干、创业热情乃至奉献精神而成就一类人?为什么不能出现既是成功的企业家又是慈善家又是社会活动家的比尔·盖茨一样的富豪?为什么不能更多地出现能将人将社会引导到诚实劳动可致富、博学干才可致富的致富成才之路上去的报道?……

请不要用“人家提供的榜单如此”,或“榜上没有比尔·盖茨我怎么办”之类的说辞来搪塞,它们一定说服不了众多读者。尽管,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但任何现代国度的现代新闻都不是绝对的“有闻必录”,都一定要关乎世道人心,作用于世道人心。

不知道应不应该这样说,任何新闻也同样是有“立场”的。事实上,“新闻立场”、“媒体立场”正是现代新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不是简单的传声筒,而应当是冷峻的社会批评者,是激浊扬清的“放大器”。就像刚刚在谈论上述问题时,我那一连串的疑问号,我们的媒体为何没有在报道富豪榜时一并写出?!

纸是包不住火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幸哉某媒体不说实话、记者不说实话,也还总会有媒体讲真话、总会有人说实话。自前日“富豪榜”在一些媒体高调刊出后,网上随即出现了网民群众的声音,对此产生的种种质疑。而后,一些负责任的媒体版面上,质疑声音也逐渐的多了起来。

毕竟——我想,光去质疑榜单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终究无济于事。到了明年,一定还会出现各种富豪榜被炮制。

最要紧的,仍然是媒体。

亲爱的同仁,让我们来个釜底抽薪如何?来个有立场的声音又如何?!

的确,也该到了媒体挺直腰杆脊梁的时候了!

 

记者的行业态度与媒介立场

记者的行业态度与媒介立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