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随笔/感悟人生/爱情总结 |
分类: 【我笔写我心】 |
“人生在找寻爱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找到三个人:第一个是你最爱的人;第二个是最爱你的人;第三个是和你共度一生的人。
首先会遇到最爱的人,然后体会到爱的感觉,因为了解了被爱的感觉,才能发现最爱你的人;当经历过爱人与被爱,学会了爱,才会知道什么是最需要的,也才会找到最适合你,能够相处一辈子的人。”
这话我真的相信。
茫茫人海,我会遇见谁?谁又遇见了我?
仔细想一想,24载风雨人生路,数来说我已经遇到了这“三个人”中的前两位:我朦朦胧胧有些喜欢的、和最最爱我的。
我喜欢的——很遗憾也很抱歉,我想在这里我确实不应该用“爱”这个字眼儿。因为那时的我们还都太小,至少于我——那时我还不懂究竟什么才叫“爱”、什么才是“爱情”。这就犹如摘下的第一枚青苹果,酸酸的,甜甜的,脆脆的。我初二他高二,我们相识在我们共同的母校——166中学。第一次见到他我就觉得他长得很像Jeff——张信哲,在那个年龄我十分喜欢的歌手;而他记忆中,也一直装着这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她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优干、三好、特长生,雏鹰奖章获得者。后来回忆,他说他在那年市艺术节的汇报演出中,当我以一曲《天女散花》征服全场时,望着我身上背着的沉重的手风琴,他心中却涌起了阵阵的心酸与爱怜。他也是从那时知道,有些事情已经在不经意间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这两年尽管我们已联系很少,但也未曾间断。应该说,我们一起走过了成长的岁月、走过了属于校园的光阴,十年,甚至更长、更久。或者,也正是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开始,从来也不曾真正的走进对方的世界;我们单纯的只是刚刚羞涩的拉拉手,两个人的脸上和心中就会立即开出一朵羞涩而含蓄的“花”。即使到了今天,我们间依然是朋友;我们仍然会在每一个节假日发发短信问候对方、偶尔打个电话聊聊生活、说说近况。豆蔻时节朦朦胧胧的这段情,相信在彼此心中永远都会珍贵而难忘……
最爱我的——对他真诚真挚而深刻的爱,我感动感激更真心感谢。因为有你的教导,她今天才会这般优秀、才能如此出众。只是,对于这份太“桃源”、太“理想”的爱,她无力承受也难以承担。没有第三者,只是年龄的差距与地域、习惯等等等等的不同,注定两人很难走到一起。
那是在走出校园后拥有的第一份工作,我的一只脚刚刚迈入电视新闻的大门,一只脚还徘徊在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夹道时,在某个周一的清晨我们相遇了。不知道该不该算是“一见钟情”,在牵手一年半以后,在一同回忆当初两人相遇的情景,我俩甚至都可以将相识的每一个细节清晰地回忆。新闻这行是个苦差事,尤其是电视新闻,曾在这行拿到了最高荣誉的他,没有任何缘由的爱上了纯如白纸般的我,于是在制片人给我机会向获过新闻奖的他求教时,思虑再三,他毅然决然的“狠心”把我“推”出了电视(圈)这个“大染缸”、而非真正的带入。他确实教会我很多很多,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他也改变我很多,让我在同龄人中成熟懂事、大方可人。只是,父母长辈心目中的“乘龙佳婿”虽不敢要求必须有什么绅士风范,也没有强行规定非要选个“四有”新人(有房、有车、有型、有款),但——爸妈说过,能够让他们放心的把女儿交托的“准女婿”至少必须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固定的收入、以及哪怕也只是一点点地经济基础作保障(经济是基础,确实如此)。而这些,他全部不具备,何况漂泊多年的他早已不再年轻,所以,结局也已经注定。
如果说,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两个人的感情如若不够稳固,那么只好认输。又或许,真正的感情应该是两个人能够在最艰苦的日子中相守,对彼此没有丝毫要求。毕竟,感情必须付出,而不是只想获得。应该说,很无奈,却也很现实。
当我终于完完全全的懂得了什么是“爱”时,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太年轻,我选择拒绝,没有犹豫。也问自己,有爱过吗?然后沉默,没有答案;当我终于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生活”时,我不得不坦白自己也只过是个俗人,或者说是平常人、平凡的普通人。再问自己,要过怎样的生活?不是为生存发愁,而是要用自己的辛劳所得,尽可能地提高生活质量。可这些,和他,没有共同语言。他的“爱”太深重,我负担不起,所以,我,放弃……
一直以来,在朋友们的眼中我都是个不折不扣的、懂事而坚强的人。她们喜欢说我是“未来的女强人”,就连懂我的师长也曾在不经意流露出几分无奈,你太要强了,一个女孩子,不好!我也说不出来,是什么让我总会用一副无所不能的面孔去面对自己一个人打拼来的“世界”。然而,他却会像宠孩子似的宠着我,他总说你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也许因为他宽厚的胸膛,让我在一瞬间真切感到内心深处、就连自己也不曾发现的软弱与童真。于是我摘下了所有在人面前、包括在父母面前扮演的面具,我开始不再考虑自己所谓的形象,如孩童一样没有任何顾及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生活。在他的纵容和疼爱下,我会在看球时大喊大叫,如孩子般拿着水枪在公园里不顾别人侧目的与他追逐;我会歪个脑袋对他傻笑,也会站在卖棉花糖的小摊前驻足,然后撅着嘴对他说:“我也要吃嘛。”对于我的调皮与任性,他始终高兴的容忍,并乐此不疲地扮演着保护者的角色。
虽然他比我大七岁,可每次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却像个不折不扣的大男孩:把我的照片贴在钱包;三更半夜打电话与我聊天;在大街上我俩也曾在众目睽睽下傻笑不止;在冰雪的世界里奔跑在宽阔的空场追逐嬉戏,他大声喊着我的名字说爱我,想要全世界都知道……
还记得有天夜晚,我们并肩而坐,看着窗外的楼、楼的窗、以及窗里的灯光。我说,那么多的灯,每个下面都会有故事,它们的故事是不是也和我们的一样的曲折,是不是我们的故事上帝早已打好了草稿,注定最终只能凄美而悲伤。他不语,只是紧紧地、紧紧地拉着我的手。
我们的爱情在亲情的进攻下溃不成军。他为我哭了,落下伤心的泪水,一次次,一滴滴。如孩子一般,没有了往日的坚强与成熟。站在瑟瑟风中,看着他的身影落寞而孤寂,我承认我的心头也确实有种说不出来的痛——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心痛的滋味。脸上流淌着咸咸的泪水,心中满溢着无奈与伤痛,我们的爱情太理想化了,然而生活却毕竟现实……最美丽的Goodbye-kiss!此后,一切都将成为往昔。
那些日子美好的如同一个梦,他的疼爱与包容,他说我的傻气与可爱、调皮与美丽,都永久的藏在了我记忆的最深处。然而,早在开始的时候,他说他就知道我们之间早已注定只能是一段插曲,注定了要擦肩而过,只有回忆。
如果,擦肩而过的那瞬间,没有回头,那么错过的又何止是一个肩膀的距离?我与你或许只是擦肩而过,可是错过的是一生都走不到尽头的距离。因为我们都没有回头,缺少的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而已。
此刻,当我已经完全放下过往的种种,我会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再次投入到我的另一个心愿中。同时,我也不会拒绝身边更多优秀的男生。因为——我同样也正在等待着我生命中的“第三个人”的出现。我也相信,姻缘天注定。或许,我会何等的幸运,幸运的遇到那个和我最长最久、要陪我走完一辈子的男人,刚好会是我今生最爱、也是最最爱我的那个人——我会耐心等待,在最合适的时间、最适合的地点出现的那一个……
心情随笔,写给自己
睁开眼,透过白色的窗幔,看到窗外依然是一片白茫茫雾蒙蒙的样子,虽然雾气并不是很大。但我知道,今天的天空,不会有昨日无比璀璨的阳光的影子,心里的那丝忧伤依然,只是淡淡的,淡的快要闻不出来。
一直以来都喜欢在清晨的时候,在远去的梦中自然醒来,然后起身,撩起那淡绿色的窗帘,看着阳光温柔地穿过我家高大的落地玻璃窗,静静的散落开来。一道道晨曦的光影延伸到房间里的每一个可以触及的角落,满屋顿时熠熠生辉,掩去了昨夜里留下的暗淡,几丝愁绪。收拾房间,阳光下的空气里可以看到细微的纤尘在飞扬,沉淀了的黑夜的味道,就这样曝于阳光下,慢慢散去,到最后只留下太阳淡淡的清香。而我,尤其最爱阳光的味道,丝丝缕缕,暖暖柔柔,让每一根神经都为之张扬起喜悦的色彩。
只可惜,今天,没有这样的阳光,因而也就少了些许阳光带来的喜悦。
静静的伫立于窗前,窗子上一片水汽,打开,潮湿的空气中也氤氲着淡淡撩动心绪的气息,眼前飘飞的细雨,迷蒙了天空,也迷惑了自己一颗本该淡然、纯白的心。沉默着,看楼下进出华堂商场的人群嘈乱而匆匆,处于高处的我心里倏然多一种离群索居的陌生感,悄无声息的把心底原有的那丝伤感无限扩大、再扩大……
不知是烟雾模糊了我的双眼,还是一颗朦胧的心看天空会更模糊。只知道自己是这个苍茫世界中一粒渺小的尘埃,此刻,不知道该落向哪里,抑或还是该安静的留守在尘烟旧梦中,细数前尘往事。
宛如孤舟,一叶飘飘荡荡的小船,在茫茫的大海中,奋力前行。尽管孤苦,尽管无助,但依然坚持,从未停止……
回首往昔,秋雨绵绵,秋风萧萧,把骨子里的清冷萧瑟吹遍了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枯黄的叶,一片一片的从枝头分离,曾经的繁华瞬间成了荒芜,掉进这凄风冷雨中。飘飞,旋转,天昏地暗中,沉沉的坠落于街上、草丛间、小河上,更多的仍旧依附在树底下,一点一滴的堆积,零落成泥的苦痛中,等待着一岁又一岁的枯荣辗转,在冬去,在春来。
多少的故事在城市里发生,有的拉开了序幕。有的落下了帷幕,那些似曾相识的背影,就如这迷蒙的细雨,渐渐飘忽朦胧,多年以后谁又能清晰的记起今日的点点滴滴?有一些遗忘,就算心不甘情不愿,却终究留它不住在心间、在脑海,要不何来“残忍”二字?!
冷眼观望着一场又一场的快乐与伤悲在我眼前演绎成如戏般的斑斓多姿,我就像与世隔绝的精灵一般,躲在寂寥的尘世后面,冷冷的,看世事浮沉,看人间离合。
我就这样,快乐着自己的快乐,悲伤着自己的悲伤——独享,仿佛早已成为了我心间最美的盛事。哪怕是痛,哪怕再苦,依然乐此不疲。
我和你之间的距离,终于幻化为天边最美的地平线。
因为最美,遥遥相望,终究不得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