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阳刚刚升起,北京,这个充满活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就像一幅写意的画卷,随着那流淌的街道、旋转的车轮、涌动的人潮徐徐展开。作为城市第一印象的交通网络,就像血脉一样维系着北京的生机与活力,为日新月异的北京支撑起一条人流、物流的保障线,铺就了一条通往美好明天的高速路。
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向世界展示自身实力的大舞台,“新北京,新奥运”蕴含着亿万中华儿女对祖国、对北京的期望,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的愿望,充盈在每一个北京人的心中。新的目标带给北京交通建设和管理的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是异常严峻的挑战。在极为有限的空间内,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要保证人们出行顺畅,保证城市井然有序,北京交通系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构建新北京交通体系,任重而道远。

一、求真务实
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
市交通委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从加强行政能力和转变工作作风出发,全面作好建议、提案的办理和落实工作。
“两会”代表、委员们就交通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通过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对于市交通委提高决策水平,密切与群众联系,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标本兼治,综合规划交通
目前,北京机动车拥有辆已突破三百万辆,北京市内达到饱和或超过饱和状态的交通道路已超过90%。面对巨大的压力,北京市委、市政府立足现代,着眼未来。以超前的眼光、开放的视野和科学的态度,对北京交通发展的整体思路进行调整,形成一系列新理念。
市交通委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加快建立健全交通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并经市委、市政府审议原则通过了《北京交通发展纲要》,纲要提出了建设“新北京交通体系”的目标,明确了实现战略目标应采取的途径选择、政策策略和具体行动。它将成为今后一个历史阶段指导制定交通发展规划、政策和实施计划的纲领性文件,这里面也蕴含着众多代表和委员的心血和汗水。与此同时,积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避免城市功能和交通需求过于集中。
纲要的制定和通过,综合交通规划纲要初步完成,区域交通规划、各专项交通规划制定快速推进,北京交通在交通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北京的交通事业将在纲要的统领下阔步向前。
三、缓解交通拥堵,改善交通环境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多次对缓解交通拥堵提出良好建议,市交通委针对当前北京交通拥堵的状况和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交通拥堵问题入手,连续开展了五环路内路口渠化和优化交通组织、立交桥下空间整顿、过街天桥建设、开辟公交港湾、清理占道线杆、打通道路微循环系统、完善公交换乘、规范交通标志等方面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市部分地区的交通拥堵状况。
建设完成多座过街天桥,完成环路路口的优化、重点拥堵点段的治理工作,极大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清理整顿了五环路内百余座立交桥桥下空间,引导桥下空间合理用于交通导流和停车,还交通设施于交通,有效发挥立交桥下空间的交通功能。清理占道线杆,建成公交港湾,提高了各条道路的通行能力。针对影响路网功能的问题,进行投资小、见效快的“微循环”系统改造试点,积极推动打通“断头路”,提高了路网整体效率。
四、完善城市网路,提高通行速度
为进一步缓解目前交通拥堵的状况,提高设施供给水平和路网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提高北京市道路通行能力,为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市交通委加大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建设力度,完善路网结构。同时,挖潜既有资源,针对影响路网功能的“断头路”、“道路瓶颈”等问题开展疏通微循环工程,改善路网功能,提高路网整体效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也深受众多代表和委员关注,在疏通微循环、打通断头路、完善城市路网等方面代表和委员们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为这些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很大帮助。
轨道交通建设进展顺利。城市道路建设取得新成果。农村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加快“村村通油路”工程改造,实现了多个行政村通油路,极大改善了郊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大容量快速公交及交通枢纽建设顺利进行。疏通道路“微循环”系统试点成功,有效地缓解了该地区的交通拥堵状况。
上述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使我市路网系统进一步完善,均衡了交通流量,特别是缓解了道路周边地区的交通拥堵状况,按照预先部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现后,我市局部地区交通状况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五、提升运载能力,发展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与市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必由之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对如何发展公共交通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交通委通过优化公交线网、建设公交枢纽、增加地铁运力等措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升首都交通的运载能力。
优化公交线网,方便市民出行。本着方便出行、改善服务的方针,不断解决小区居民出行问题,新开辟、调整公交线路,新增、更新公共电汽车和长途汽车;与此同时,为合理配置线路资源,方便市民乘车,减少因配置不合理造成的拥堵和秩序混乱,北京市交通委、市交管局、市公交总公司认真分析各方意见,反复勘察线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两批公交线路优化调整。通过以上优化公交线网的措施,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了路口压力,方便了市民出行,使公交线网的布局更趋于合理,同时也缓解了部分地区的交通拥堵。
北京周边的京开、京石、八达岭等放射状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上允许公交车免费通行,大大提高了公交线路的运行效率,减少了乘客的出行时间,体现了为民办实事精神。
实行“一卡通”收费,完成了公交、地铁等运营线路“一卡通”项目的硬件系统建设。轨道交通运营能力进一步提高,城铁发车间隔缩短,地铁运营能力提高,缓解了高峰时段运力紧张的矛盾。
强化出租汽车行业的日常监管,对全市近两万辆出租汽车实行“一卡通”收费,应对燃油上涨,采取了向驾驶员每月每车增发放燃料补贴的措施,切实保证了出租行业稳定和稳步发展,出租汽车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坚持以人为本
加大安全整治工作力度
市交通委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市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针对地铁运营、公路危险路段、危病桥等七类安全隐患,参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提出的良好建议,建立健全了安全监管机制及各项安全工作预案,强化了安全隐患的整改。
消除地铁1号线、2号线安全隐患工作得到推进。完成了地铁各条线路通风亭和出入口的整治及消除35kv供电设备火灾隐患等整改工作。
危险路段的改造工程全面展开,完成了109国道北京段等公路安保工程。对全市危病桥采取了监控、检测措施,百余座危病桥梁改造完工。积极组织消除安全隐患,新增铁路监护道口,多个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已经完工。
全面开展了超限超载专项整治,形成了“区域联动、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综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公路桥梁因超限超载运输受到严重损害的势头得到遏制,郊区的交通环境、空气及生态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加大危险化学品运输行业监管和执法力度,危险化学品运输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体现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继续推进我市交通系统无障碍设施改造与建设工作。加大开辟无障碍公交专线的力度,铺设盲砖、设置盲文站牌,城市无障碍公共交通及出行服务水平大力提高。
在机动车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市交通委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密路网等措施,首都的交通拥堵状况基本没有恶化,局部地区还有所缓解,市中心区道路交通通行能力总体提高了15%。
但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随着社会经济化、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缓解交通拥堵的压力将越来越紧迫。市交通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支持下,大力缓解交通拥堵,进一步加强宏观协调和微观治理,构建新北京交通体系,让北京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充满蓬勃的朝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