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或者春天的早晨
(2014-03-26 15:29:46)
标签:
黄稻谷子文化杂谈 |
分类: 诗梦呓语 |
春晓,或者春天的早晨
B版:2014.3.26晚饮酒(一两),夜不能眠,凌晨神游遐思:
春天来了,免不了也会随着季候想一些春天的事。最近,因为睡眠不安稳,老是早早就醒了,所以就想到了唐诗《春晓》。还戏作了一首打油,自曰《春晓· 老》:
春眠觉晓,
身体已老。
夜听风雨,
花落多少。
不说不要紧,一说出来,丢了自己的丑——这是打油么,抄袭啊!篡改啊!反正好玩,自娱自乐,也就没在意。
昨日(3.25)晚,有本单位退休同志自南京儿子工作居住处返津市,大家一聚一饭局一瓶酒,我就接受相劝饮了一两,我知道会导致失眠的,但谁会相信呢。现在,已是今天(3.26)的凌晨了,没有睡意也没有寒意,起坐床头披衣裳,开灯写字。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我的“翻译”:
——都说春天来了春困,好睡觉,不晓得天都亮了,人还没醒。
——被鸟儿们的叫声吵醒,四处看看,花香鸟语,多么清新。
——昨天夜里啊,听到屋外又是风又是雨的,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你看这地上,一片一瓣的到处都是落花,该有多少花朵掉落呢!
还是睡不着,继续写:
2014.3.26凌晨写
A版:网络上复制下来的资料
1 基本信息
【名称】《春晓》
【年代】盛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言绝句
2 诗作原文
春晓①
春眠不觉晓②,
处处闻啼鸟③。
夜来风雨声④,
花落知多少。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
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
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3 诗词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名句赏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
在那静谧的春夜里,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人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人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春晓》给人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4 作者简介
5 英译版本
A SPRING MORNING
Meng Haoran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