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晓,或者春天的早晨

(2014-03-26 15:29:46)
标签:

黄稻谷子

文化

杂谈

分类: 诗梦呓语

春晓,或者春天的早晨

 

 

 

B版:2014.3.26晚饮酒(一两),夜不能眠,凌晨神游遐思:

 

春天来了,免不了也会随着季候想一些春天的事。最近,因为睡眠不安稳,老是早早就醒了,所以就想到了唐诗《春晓》。还戏作了一首打油,自曰《春晓· 老》:

 

春眠觉晓,

身体已老。

夜听风雨,

花落多少。

 

不说不要紧,一说出来,丢了自己的丑——这是打油么,抄袭啊!篡改啊!反正好玩,自娱自乐,也就没在意。

昨日(3.25)晚,有本单位退休同志自南京儿子工作居住处返津市,大家一聚一饭局一瓶酒,我就接受相劝饮了一两,我知道会导致失眠的,但谁会相信呢。现在,已是今天(3.26)的凌晨了,没有睡意也没有寒意,起坐床头披衣裳,开灯写字。

 

春晓

 

春眠不觉晓,      赋。写季节、睡眠。

  

处处闻啼鸟。      赋。写鸟多、叫、欢欣、盎然。

 

夜来风雨声,      赋。回忆,叙述。昨夜所听。很含蓄,说春浓。让人联想到“池塘生春水”、“梨花一枝春带雨”、“春潮带雨晚来急”等诗句。

 

花落知多少。     既是赋也是体悟、感叹。叹:爱惜并存、交加;爱花、惜花、爱春、惜春。

 

    第一句:内容少,不构成意境或意境淡然。未交待原因或一般沿用“春困”之说法,起铺垫、引起全诗。

    第二句:画面,生动描述、再现灵动的世界,春天跃然纸上,新花、湿枝、清新的空气、欢快的鸟鸣。诗人呢,不是“不觉晓”,而是觉晓,与常人对比,诗人在观察、思考春天的到来,扑捉春天的细微处,找寻春天的特点,语不惊人死不休,不出新意、不做创举不写诗。

    第三句:回忆、倒叙;叙述昨夜里的情景:风声、雨声,声声入屋来,酣睡的人,即使打雷也不晓得,我年轻时就是这样;人老了,夜里睡不着,起床时却又想睡,往往起迟,故也是“不觉晓”。这样,一是真实,不是漫想、想当然;二是质朴、实在;三是角度,是有自己的全新角度的,不与古人、今人同;四是贴切,切眠、切夜、切己。起承转合,开始“转”了,但是自自然然,不留痕迹。有意境:真实自然中,由“然”而生,不强做新愁;“后来怎么样呢?”引人追寻;有思绪,引人思考。

    第四句:点出诗思:在这样美好、适合睡眠休息的春夜里,春雨的脚步却是那么的急骤,雨点也是那样的有力,风虽轻却摇了枝条,雨虽为点却击中了花朵,一片一瓣的花哟,满地都是呢!那么多,数也数不过来,让人生出一些惋惜的情调——没想到春风吹又生的风、春雨润无声的雨,却是真真切切地把春天的花朵们,不小心地轻微损害到了。

 

    第一二句紧密相连,形成丰厚意境。本来睡不醒的人也被鸟的喧闹吵醒。或者说诗人悠闲地睡到了自然醒。四处走走看看,到处都是花香鸟语,春晨春景,气氛热烈,空气清爽,让人无忧无虑,享受生活的美好。

    第三四句急转直下,回叙到之前的昨夜,风声雨声,在诗人睡着或没睡着时,本来有声却有声或无声地发生了。

 

    作者观察力强:一是细心,留意细节;二是别致,选择了别人看到却未写的细节。此所谓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一丝忧虑,一丝惋惜,此所谓文士惜春也。忧而不伤,倒是带来浓浓的、熟悉的、春天的画幅——春的真实、春的气息。意境浓厚。

 

    全诗简洁明快,语言质朴,音调婉转,细腻、生动、质朴,意蕴丰满,独出新意,流芳千古。

 

我的“翻译”:

——都说春天来了春困,好睡觉,不晓得天都亮了,人还没醒。

——被鸟儿们的叫声吵醒,四处看看,花香鸟语,多么清新。

——昨天夜里啊,听到屋外又是风又是雨的,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你看这地上,一片一瓣的到处都是落花,该有多少花朵掉落呢!

 

还是睡不着,继续写:

 

    亘古以来,多少年岁多少春,春之为春,万物因它而复苏,而欣欣,而繁茂青春。写春,可写之处之多,不用赘言。虽中国文学中赞春、爱春、画春、喜春、惜春、留春、挽春、送春的作品可谓多矣。千篇万篇,总是有数可数的,有质可量的。我是说春天是写不完的,还有后来人要继续写下去,那就非得要在普通的日常生活、客观世界中去发现了。这个问题啊,因为太简单而太难,如同陈景润证明1+1=2吧。是的,我是说诗歌需要的是发现——如在浩繁的典籍史料中发现有价值的新观念、新史料一般。春天里去发现春天,请你认真地深入生活吧。

 

    江山代有人才出。回眸文学的历史长河,写春的名篇佳作,依然鲜活在中国人的嘴上。然而你可知道,拿笔写过它的人,死死生生,那可真是“知多少”哟!相比之下,消失地多,流传的少。我是说写作之难。“写作”要自觉规范为“创作”,且必须给“创作”一个新的定义:发明一个从前没有,今后可以学习,承前启后,有意境,美妙的、人们喜爱的文本。

 

2014.3.26凌晨写   中午抄录

 

 

 

 

 

A版:网络上复制下来的资料

 

 

    《春晓》,唐代孟浩然所作诗篇。全文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语言浅近自然,却回味无穷,虽写落花,却渲染出一派生气勃勃的美好春景。

    作品出处:《全唐诗》

    外文名称:a spring morning

 

1 基本信息

  【名称】《春晓》

  【年代】盛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言绝句

 

诗作原文

  春晓

  春眠不觉晓②,

  处处闻啼鸟③。

  夜来风雨声④,

  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

  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

  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

  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诗词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3.1 名句鉴赏

 

  名句赏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

  在那静谧的春夜里,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人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人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春晓》给人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不宽。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英译版本

  A SPRING MORNING

  Meng Haoran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