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稻谷子
黄稻谷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213
  • 关注人气: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谣歌

(2007-03-06 17:14:14)
分类: 我们读诗

 

 

  刺  旧社会

 

乡里人氏发表于2007-2-23 10:21:00

http://blog.eduol.cn/user1/2146/archives/2007/167917.html

               

 

天张口,地起裂,

乌儿藤的工夫做不得。

想肉吃,万不能,

想鱼吃,干粪坑。

一年吃了四两油,

又吃又照又梳头,

还要留点车水油。

师傅喂得象稀猴,

走起路来栽跟头,

老板还说他不机溜。

 

 

这种谣歌子,生活中确实很多,而且都是社会底层人们的写照。本首歌谣也不例外。它们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形象鲜明,语言传神,思想尖刻,而且趣味性强,充满夸张、幽默。

    

天张口,地起裂”。我想,按方言,张,要读zha 。此处,张、裂,是近义或同义词。在夸张中拟人。这样的天地,这样的环境,简直就不是人生存的地方。在全篇中,兴起,又有突兀地感觉,一种震撼力笼罩读者。

“乌儿藤的工夫做不得。” 乌儿藤,我走访了几个老人,说是一种细小的青草藤吧,爬在树上,结的果小,可食。儿,按方言读,应是 ng 和 a 的“猛一碰”。工夫,指代农活,这里泛指一切出力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说:一点正经、踏实的功夫也做不来。

前面两句,是对全篇的总起。下面是具体原因和详情。

“想肉吃,万不能,想鱼吃,干粪坑。”万不能,就是没商量,万万不能。咋就这样果决呢?因为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干,读gan ,动词,就是竭泽而鱼,把池塘弄得没水、弄干。粪坑,装肥料的小坑。农舍的近旁偏僻处,自挖的土坑,用来倒垃极、脏水,自我腐烂后作肥料用。这是找鱼的地儿吗?就是说只有在不可能的地方去找寻,比喻不可能得到,只是在做愚蠢的事,歌谣恶作剧地极端搞笑吧了(时髦的叫做黑色幽默?)。短促的语句语气,包含更深刻的内涵。既愤懑,又凌厉。

    “一年吃了四两油,又吃又照又梳头,还要留点车水油。”一年吃的油只够我们现在吃一月,每天看见一个油花花就行了。其实这也还做不到,油花花都不行,得省出个花来。干甚么?还得擦在头发上,伺候一下头发。总还是有个节日、过年什么的红白喜事之类相聚,把个乱蓬蓬的头发弄顺畅。这就是最大的奢侈和精神生活?尽管这样,还得省着点,水车的轴头还得留点润滑油。田里要水,旱不得,也涝不得,车水是农事中的大事。三句话,是承接关系,也递进关系,最终就是说没油吃!没吃油啊!!

   “ 师傅喂得象稀猴,走起路来栽跟头,老板还说他不机溜。”师傅,指给地主干长工的这一班人中的头儿,也叫大师傅呢。稀猴,瘦猴,毛尖嘴长的。走路是迈不动腿脚了,头也是没力气抬起来,只能栽着跟头!当头儿的尚且如此,其他的长工模样,可想而知(很容易联想到高玉宝先生的《半夜鸡叫》)!但是老板(地主)给他的评价怎样呢?不机溜!机溜,聪明、灵活,会办事的。老板不满意,不机溜者的薪金是不会好的。俗话说:赚不赚钱,先弄个肚儿圆!人都快饿死,钱没赚到,你说这打工还有啥意思?!

    这首歌谣,若要给个具体的题目,我以为是《长工头》,反映的是旧社会打工仔的生活现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