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稻谷子
黄稻谷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681
  • 关注人气: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先锋的边缘徘徊和操作——黄毛丫诗歌批评-9

(2006-03-04 22:16:40)
分类: 友情推介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但是拥挤的城市却使人与人之间更加隔膜、疏远,使现代城市人更加孤独、寂寞。作为“分割”人的“阳台”(房子)正种文明的“物”在诗人的眼里成为“悬棺”,没有“亲切”,这使人不寒而栗。

 

(四)现代人的家园在哪里

黄毛丫生活在城市,他又拒绝城市,他在心理上拒绝城市,因此他赞美草原(《草原赞美诗》),向往飞翔(《一个孩子在草坪里》),关注叶子(《叶子》),渴望月亮(《城市的月亮》),喜爱大海(《海上拾来的童话》),惊叹旷野(《旷野》)……他这样表述“野炊”:

 

 

 

把一餐饭换了个吃的地方

以野花野草为桌布上的图案

呛出的泪使所有的菜肴咸涩

因为我们燃烧了秋叶

家变大

饥饿的爱广阔

 

“回归自然“理所当然地成为黄毛丫作为诗人的呼唤。这就是他为现代人开的一味药方:“开一帖药防/列无数个日子/让你早晚煎服” (《日子》),“家园”就在自然之中。本来由于黄毛丫刻意表述现代社会的众多原生状态,过多的调侃、反讽语言,使他的诗凸现出了浓郁的悲观意义气息,但他的那些对人类对自然期望的诗歌又消解了这些情调的作用,虽然还不那么强烈、坦然,但毕竟还是具有。

实际上,现代人谁也拒绝不了城市,城市是我们惧怕的所在也是我们向往的所在。城市显示了人类进程的必然性,它包容了大善和大美,它集中了人类科学和文化的种种努力和达到的文明高度。栖居城市是生命的需要,反抗、拒绝城市是心灵的需要,这就是现代人的尴尬。

上面我论及了黄毛丫诗歌对人类的关怀,这基本上是贯穿于他整个诗歌创作的。当然,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个哲学命题,他的诗歌毕竟不能全面系统去表述,因为诗与哲学毕竟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也只是零散地对他的一些诗歌进行个体的解读。我只想阐明这样一个观点:诗歌必须具有人道主义的内核,也就是说诗歌无论以怎样的的语言结构,都必须全身心感动、投入地关注人类的存在和命运,在刻骨铭心中修复、重建人类的精神梦想和终极关怀,从“人”出发,以“人”为归宿,这是当代汉语诗应该解决的一个“写什么”的问题,这与“怎么写”问题是同等重要的甚至超越这一问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