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语拼音方案》批判(5)--关于《韵母表》

(2005-11-26 09:16:53)
分类: 随便说说

 

《汉语拼音方案》批判(5)

 

 

四、          关于《韵母表》

 

 

1、        “ê”从哪儿来?

 

“ê”在《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里头都没有!《韵母表》后有个“批注”:“⑶韵母ㄝ但用的时候写成 ê。”我很奇怪《汉语拼音方案》,它在这里一不说“ê”是韵母“e”的另一种用法,也不说“ê”是一个韵母(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因为《韵母表》里没有“ê”它。),偏偏说“韵母ㄝ”!(似乎是在强调什么?谁能告诉我们,《汉语拼音方案》?)我个人觉得即使有“ê”存在的理由,也不能写成“ê”,因为《汉语拼音方案》在《声母表》后“批注”——“zh、ch、sh”可以“省作”z、c、s上分别加一个“∧”帽子。这样又容易造成体例的混淆和模糊(也不严谨)。 

 

2、        也有一个“小皇帝”——“er(儿)”

 

“er”也是在《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里头都没有的!《韵母表》的 “批注”是这样:“⑵韵母ㄦ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也就是这么一句话,“er”就出世了,也就变出了一个“儿化”,享受“特权”,俨然一个时尚“小皇帝”!

 

3、“化”也要有个格式标志

 

“化”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加在名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er”化成“r” 的过程正是这样。然而,汉语拼音字母(或音节)的书写,客观上有着形式美的,这应该有一个标志性的东西才好,才更完美。如:“绿”,就已不同于“绿化”。汉语言的文字本身(汉字字面上)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一看就明,一看就懂。比方说,可不可以用“〇”来套住“r”组成一个像“@”一样的新标志表示“er”化成“r”这一过程和形式呢?

 

4、“哎哟(āiyō)”一声不得了!

 

“哟”字的“yō”,一不是声母“y”加云母“o”,因为声母中没有“y”;二不是韵母“io”自成音节,“i”改写成“y”, 因为韵母中没有“io”;如果硬说“yō”是所谓的“零声母”“y”与韵母“o”相拼,那么,又怎么来解释“哎呀(āiyā)”的“呀(yā)”呢?有“ɑ”还要“iɑ”做什么?有“iɑ”和“ie”,为什么偏没有“io”呢?《韵母表》和拼写规则都不能回答我们.堂堂一个《汉语拼音方案》竟不能自圆其说,真是不得了!

 

欢迎批评指正,敬请赐教——Email:HMY4XXXX@TOM.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