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王文跃文章
(2008-10-17 14:41:24)
标签:
文化 |
陈家桥:诺奖评审太“近视”! |
王文跃 【2008年10月13日】 |
本报讯 陈家桥说,“法国新小说派衰落以后,新寓言派兴起,而克莱齐奥就是新寓言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人在物质和精神两个纬度进行了模糊,真实地建立了一个超越自有精神秩序的另外一个世界。瑞典文学院一直试图在整个文明主体之外寻找一种新的可能性,凡是这样的作家都有可能获奖。在这一点上,克莱齐奥的突破不言而喻,他在文化传承上的确做到了超越前人”。 与其他作家一样,承认克莱齐奥在文学上的建树,并不代表着陈家桥就一定支持今年的评选结果。“据我所知,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和以色列诗人奥兹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一直在候选名单中,但瑞典人就是不把奖颁给他们。还有,莫言和余华这样优秀的中国作家完全有资格进入诺奖的视线,但是他们竟然连候选名单都没进入,这应该也算是一个遗憾”。
陈家桥表示,诺奖虽然被定义为世界性的文学大奖,但瑞典文学院的“视力范围”却一直存在某种局限,“多年一贯的西方价值体系决定了这种局面的出现,从这一点上来说,咱们中国的作家拿不到奖也无可厚非”。 |
前一篇:绵软的时间的终结
后一篇:自在平和的“恒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