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鞋教徒和光影故事(二)万鞋要命与一鞋如命

(2008-08-18 22:57:41)
标签:

人鱼朵朵

小鞋子

阿里

阿巴斯

萨拉

杂谈

分类: 幽梦影

(二)万鞋要命与一鞋如命

《人鱼朵朵The Shoes Dairy》vs《小鞋子The children of heaven》

 

请问世界上拥有鞋子最多的女人是谁?

一个很老很老的女人,叫马科斯夫人,她老公是菲律宾前总统。

那她有多少双鞋子?

大概上万双吧。是朵朵你的10倍吧。

可是她没有那么多的脚,就算长八只脚,她也穿不完呀。

不晓得。长蜈蚣那么的脚有可能吧。

嘿嘿~可是她为什么需要那么多鞋?

不晓得。请先告诉我你为什么需要那么多鞋?

我也不晓得。只是觉得鞋子在哀求我把它们带回家。

 

以上是我模仿《人鱼朵朵》(2006年中国台湾 出品)的语言风格写的一段有关鞋痴是怎样炼成的对白。《人鱼朵朵》讲述了一个女孩爱鞋成痴,因鞋失去双脚,又因送走鞋而悟得真爱的故事。这片子总的来说美术比较成功,但导演手法太平庸,流于说教,演员的表演有种过家家的劲头。另外用画外音来串起来的故事总是显得笨拙。此剧的美术获过金马奖,因其成功地把《小王子》中的经典漫画用到了电影中。而且服装师也要表扬,找来如此多精灵古怪的鞋子们实属不易。

 

这个世界有各式各样的鞋痴——收集限量版波鞋的,收集名牌高跟鞋的,收集高尔夫鞋的,收集小脚女人的绣花鞋的,收集木制鞋的……鞋子还真是超级魅力王,引无数钱包竞吐光。为什么会迷上鞋子?就是因为鞋子在哀求人们带它们回家吗?说实话,每次逛街,我觉得是那些店员在哀求人们把店里的东西带走,而货品们骄傲地被陈列着,完全没有那种丧失“鞋格”的表情。而鞋子的魅力在于——初次见面,人们互相打量时,总是从头到脚。头,看看发型是否时尚,发丝是否清洁。脸不能老瞧着,不礼貌,眼睛更不能老盯着,不礼貌。身上的胸部、腰部、臀部只能快速掠过,老盯着有色鬼之嫌。而目光最后落在脚上,有些累了,就落在那里吧,多看看无妨。此时鞋子要是不出彩,你的个人魅力之搭建就功亏一篑。而且鞋子远比头发有看头,因为鞋子分分钟能换,一换就是另一种风格。

 

朵朵如命爱鞋,最终命差点送掉。据说这种行为源自最基本的心理学——小时候腿有病没穿过鞋,可以穿鞋的那天就要疯狂补偿。按这种推论,可以得出章晓惠幼儿时总是赤身露体,没有衣服穿,有钱了,就要大买特买,买它几个亿。现在这种心理学正泛滥着,成为人们疯狂行为的开脱。一个馒头可以酿造血案,一场春梦可以逼死老父亲。而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许穿了隐身鞋,也许穿了开溜鞋。人类的自信都是需要种种物质的累加来证明的,有的人收集珠宝,有的人攒打火机,有的人收藏书籍,这些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真正悟到外物和自己的幸福无关的人一定是懂得自由的人。

 

80年代生人是看不懂《孔雀》中的弟弟用白粉笔“美白”回力鞋的。现在匡威白球鞋搭配校园风服饰成了最最最基本的衣橱组合。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都爱鞋如命,因为没有鞋,就得打赤脚。我小时候,在乡下见过草鞋,也见过下雨天穿的木屐。八十年代初,改革的春风早就吹绿了大江南北,人们不是光脚穿草鞋或木屐,是为了保护脚上的解放军鞋。不过买一双新鞋子依旧是笔不小的开支,关乎家务大事。上小学时,放学若遇上下雨,没穿雨靴的话,一定要脱了鞋,打赤脚回家。我有次拿着鞋去了一趟小卖部,把鞋拉在那里,回去找,没有找到,为此还痛哭了一场。也记得上高中时,第一次可以支配多一点的钱,就给自己买了双高跟鞋。穿上后的感觉,仿佛换了天地。

 

所以看到伊朗导演阿巴斯的《小鞋子》,看到男孩阿里和女孩萨拉的故事,小时候的眼泪和欢笑一起都回来了。阿里和萨拉是兄妹俩,来自贫苦笃信伊斯兰教的人家。阿里是个好孩子,不仅为父母分忧,还以自己的方式爱妹妹——把老师奖励给他的新原子笔、新铅笔给妹妹。相信这些好文具也是穷孩子的梦想。

 

当他为妹妹取回修好的淡紫色鞋子时,不慎搞丢失了。其实这鞋子的状况离退休不远,但这是萨拉唯一的鞋子。如果告诉父母,那只能给家庭增加愁苦。但没有鞋子,妹妹就不能上学。校规是赤脚和拖鞋都不能进入学校的大门。(想起我们上学时也有这规定,但还是有人穿着夹脚凉鞋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怎么办?他们必须自己想办法。先是两人穿同一双鞋——阿里的破球鞋。因为萨拉上午上学,阿里下午上学。他们希望能这样坚持着把丢掉的鞋找回来。妹妹一下课就飞奔回来和哥哥换鞋,但他还是会因为迟到被老师警告。这球鞋很破旧,但两兄妹还是爱它们。

 

在明亮的阳光下,两双小手在仔细地擦洗它们,像是精心呵护着最珍贵的宝物。看到这里,脑子里浮现了《人鱼朵朵》中那段如何呵护各类鞋子的朵朵爱鞋经。要比拼一下谁更爱鞋,更懂得鞋?相信结论不比1+1更难。

 

两兄妹曾找到了捡走小鞋子的小女孩,但发现小女孩的家境更差,便没有索回鞋子,也没有提鞋子的事情,而是自己承担了丢失鞋子的过错。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兄妹还能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不是天使,是什么?

 

为了替妹妹买鞋子,哥哥先是和父亲去城里打工,赚了很多钱。阿里可开心了,可是回来时父亲的自行车撞到树上,受伤了。他们只好花钱坐车回家。给妹妹买鞋子的梦想破灭了。

天不绝人。学校正好举办跑步比赛,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鞋子。为了妹妹,阿里努力练习,不过他的目标不是冠军,而是第三名。

 

影片中最感人的是那段长跑,男孩拼命地向前跑,脑子里浮现了妹妹穿旧鞋子的模样。要得季军的信念支持着他,把选手们远远抛在后面。他放慢了脚步,他只想得第三名。然而当他被别的孩子拽倒在地时。他爬了起来,闭上眼睛,全力向前冲。他是第一名,毫不费力。然而他的眼里充溢着失望的泪水。

 

对待天使,造物主——阿巴斯当然不忍心让他们坠落。结果是父亲赚到了钱,给两个孩子都买了新鞋子。萨拉得到了一双可爱无比的鲜红新皮鞋。真是奇怪,我小的时候也曾梦想得到一双鲜红的新皮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