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结束了,但愿是永远的……
一觉醒来,看到了午夜前的两份声明:《单方面宣布胜利》和《单方面宣布撤军》。
好一个“树欲静,而风不止”。忘了风起的由来,恰是当初树的摇摆。
好象现在比较流行写文章的时候像交通违章的时候一样——“提人”。事实上过去的一天里我和黄健翔、李轩之间也有过沟通,两人劝说的内容同样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和“求你俩打住吧”。
之前晚上8点多写的一篇中已经提到了“国奥大敌当前,缓一闸”,措辞用语也已经相对温和调侃;我以为此次率先发起攻击的一方,率先宣布停战是趋于合理的结局。
关于笔仗,以往打过但并不为多,有一些自认为的原则和底线,比如不说脏话、不说假话、不人身攻击、不涉及生活隐私、不牵扯“第三方”等等,回顾此番论战,我单方面宣布:我做得相当的不错!
即便对方结束之篇的开头依然有着类似:“国际名博”、“国际名模”、“爱装名人”、“近视眼雨天戴墨镜”、“东北孩子”、“台北孩子”这样的异味词语,但我也不再想用类似“鲁迅再世”、“自以为是”、“爱扮正义”、“远望去化身英雄汉”、“西南孩子”、“西方孩子”等组句回应了。
是的,这样的战斗,尤其只是发生在俩破足球记者之间的战斗,充其量有三天的保鲜期,又不是“范冰冰”和“赵薇”。
至于“吕布战三英”的说法,我以为自恋得逼近搞笑;真论起来,被人定义为“保朱派”的马德兴、谢强时下可是“四手战千万”。
有关“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定义的事情,可以结束了,不再涉及。只是打扫战场,留下关乎我人品的一些“说法”和“传闻”,我将在近期实施澄清,这与笔仗无关,只与澄清有关;好比一场战争结束,依然会后续工作随即开始。
过去两三天,至少数万人通过对方描述了解到的“董路”是这样的一个人——
1,一个克扣军饷的人——在体育广播担任嘉宾主持人期间,“冒领嘉宾劳务费并私自窝藏”;
2,一个见利忘义的人——“因几百或一千稿费,追着好友徐阳一条街讨要”;
3,一个不诚实的人——为了博客点打率实施刷屏;曾“一篇狂涨百万阅读量”、“时不时突然在几个小时猛窜近百万比股票还快”;
这就是一个同行、一个曾经的朋友如今依靠“听人说的”写下的东西。末了,还没忘强调手里还有“核弹头”,呵呵,联合国防止核扩散组织又该忙了。
所以“人”,随着笔仗的结束我不再评论,但以上的若干“说法”我必定要用足够拥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在此一一澄清!
前一篇: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