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解期待: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

(2010-05-19 09:11:55)
标签:

原创

公务员

交流轮岗

杂谈

破解期待:“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
 文\戈 贝

 

  从去年5月至今,82个重庆市级单位中,有76个单位完成了处级干部轮岗交流,共轮岗交流处级干部1175人,占市级机关处级干部总数的18%,直辖以来最大规模的干部轮岗工作宣告完成。(新华网)
  重庆“千名处级干部轮岗交流”这一做法可谓力度很大,做得也很彻底,但也划了一条线,就是“处级”,对整个重庆来说,1175人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对绝大多数非领导干部而言,这却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不仅在重庆,各地各单位都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把手”的流动比较容易,甚至比较频繁,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非领导干部的交流却相对缓慢,甚至出现“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大量非领导干部怎么交流、怎么轮岗亟待研究,尤其是在县区、乡镇基层单位。
  目前对必须进行交流轮岗的要求,只有单位的人事、财务、办公室岗位,其它岗位都没有硬性规定。在基层单位,一般都是一岗定终生。这样带来一个严峻的后果,干部没有激情,团队没有活力。这些干部长期从事某一项工作,一方面工作更专业,另一方面很快滋生惰性,同时也容易出现腐败,工作更专业的大多有“个性”,甚至“以老卖老”;滋生惰性的,单位也拿他们没办法,安排的工作他会做,做的效率如何、质量怎样,基本处于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境地。这部分干部因为是单位的“老资格”,往往说话有份量,行为有影响,一些单位的年轻同志抱怨:有些“老同志”不做事或很少做事却埋头苦干的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你要顶几句,马上他们会不屑地来句“你才几年的娃娃”。在绝大多数单位,“一把手”的策略多采取“安抚老,棒打小”,形成一个潜在的规律,就是到你成“老资格”的时候同样也会如此。
  非领导干部的交流轮岗在单位内部一般都局限在中层干部,有时也会涉及到普通干部,但普通干部的交流轮岗多是单位的“个案”,成批量的调整客观上对工作推进是有影响的,也容易出现各种矛盾,“一把手”们为了规避这种矛盾,即便交流轮岗部分干部,也会告诉大家这次只是因为工作需要个别调整。因为滋生惰性,很多干部不大愿意接触新的岗位,慢慢也就失去立足新岗位的能力和素质,长期积累之后,即使想调整他,也没有“合适”的岗位供安排。其中一部分干部,因为能力素质的原因得不到提拔,对待工作便从惰性走到履职不尽责、不作为、乱作为,成为“问题干部”。非领导干部单位间的交流轮岗更是一个盲点,涉及到编制、专业、用人的急功近利等原因,制度上也无章可循,除非是所谓的“关系调动”,一般是很难交流的,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到基层平均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局”、“老人镇”。
  非领导干部的交流轮岗核心还是要解决干部能进能出的问题,现在尽管有一些“规定”,但是我们要思考这些“规定”中的门槛高低、操作性强弱,甚至决心是否足够,这个核心问题解决之前,所有的探索只能是改良,甚至不可避免的出现“穿新鞋走老路”。当然,可能一旦出去的门畅通了,要经历一些阵痛,但是这样的痛是必须的,也是可以承受的,因为我们都清楚“流水不腐”的道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将军是有限的,士兵永远是大多数,我们在关注优秀将军时,也要更多的关注优秀的士兵,除了将军的运筹帷幄,毕竟还需要士兵冲锋陷阵。

破解期待: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