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招考试能吓退千名考生吗

(2009-04-20 14:24:01)
标签:

原创

公招

考试

缺考

原因

文化

公招考试能吓退千名考生吗
          文\戈 


    成都晚报报道说,2009年四川省政府序列所属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之前共有4938名考生报名考试,公招名额仅157个,报招比近32:1,是历年来最激烈的一次。考试当日有1057人缺考,缺考率为21%,同样为历年罕见。于是,得出竞争激烈吓退考生一说。正如报道中所说,缺考原因有很多,比如家中临时有事、考试前已经落实好了工作等,但主要原因绝不会是吓退的。


    巨大的就业压力吓不退考生。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610万,约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一半以上,加上历年毕业后未及时就业的大学生,今年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700万人以上。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当下就业形势只会越走越困难,竞争再激烈学生也得“找饭吃”,在生存的问题上,我相信大学生们再次也不至于无此一搏。


    有些人天生并不擅长考试。在我的经历中有太多这样的事,戈贝曾经在县教育局工作,因为从事文秘工作的人员结构青黄不接,准备进一些新鲜血液。依据当时的政策规定,必须“凡进必考”,于是通过公务员考试公招两人。招考的结果让局里有些失望,原因是能考试的不一定会做事,招进来的人员考试成绩非常高,可惜试用将近一年后发现他们并不适合这样的岗位,通过考试进来了,你又不能退,只好安排到其他岗位上。与些相对照的是,机关有几个已经长期借用,原来希望他们能考上,却名落孙山,因为考进来的新人无法胜任这样的岗位,不得不仍然让借用的人员从事文秘岗位。此次缺考的大学生中,或许有些并不擅长考试,但又苦于无新的找工作途径,于是报名一试,看到报名人员太多而放弃考试非常正常,这与吓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身份带来的隐忧。此次公招不同于公务员考试,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我们现在的用人单位,大致分为三种:企业、事业和政府机关,三类不同的身份,享受的待遇和发展机遇也不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首选的是公务员,然后是事业单位,最后才是企业,仍然考虑的是“吃饭”问题。如果是公务员,职业风险小,收入稳定,养老、医疗、住房等优惠政策一应俱全,现行的体制下,公务员“钢饭碗”是不争的事实,而事业单位则次之。正是基于这样的权衡,才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放弃了此次考试。


    大学毕业生们也在反思。说80后们“学而优则仕”,有点言过其实,他们的选择余地更大。现在的孩子相较于70后的一代独立意识更强一些,关注自我更多一些,当然理想主义色彩也更浓一些,他们有时候选择报考公务员仅仅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或是生活所逼,或是家庭所望,或是权宜之计,他们中不乏坚守者,我们所看到的北大毕业去养猪的学生就是这样,他们更愿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尽管在有些人看来他们多少有些另类。在我看来,如此严峻的压力之下,他们的选择远离功利,有着更高的志向,更大的抱负,更多的追求,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大学生公考热仍将持续升温,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没有必要过多的渲染,也更没有必要去大加指责。公考热退烧也是迟早的事,大可不必大惊小怪。

公招考试能吓退千名考生吗   

公招考试能吓退千名考生吗

(草根名博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