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行动-“乐活”之先得“慢”活
(2009-08-09 21:21:30)
标签:
乐活缓慢旅馆小津安二郎心灵环保慢食慢城运动软环境文化 |
分类: 可以这样乐活 |
观察世界范围内华人现代文明生活的轨迹,毫无疑问台湾是前行者,这群人算是大时代的特殊“产物”,不仅有殖民和移民社会的兼容性,又充分在东西方间游走学习,但骨子里的中国文化铭印也牢附在身。如果没有十多年的政争内耗,当更具有人文特色以为华人之典范,就说2005年方从国际“LOHAS”转化为“乐活”一词,然后很快觉悟到“慢”活为先的硬道理,目前岛内已渐渐蔚为风潮。
正是台湾朋友去“缓慢旅馆”休憩了几天,回来马上在MSN上跟我说:太棒了!完全把自己沉浸在另一个境界,原来我们日常生活总是丢失许多美好事物。她的“美好事物”无非指食物原型的天然美味,或者司厨者的爱心,通过细嚼慢咽得以充分享受,以及感悟自然生态的栩栩美姿,能够在专注、静谧中与之合而为一。这些都需要安静、宁和下来,不被时间控制,不被忙乱干扰,充分打开自己的感官和心房,全身心享受当下的一景一物,并融入其中。
这对习惯于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人来说太难了,总被别人的“成功”或者自己预设的目标催赶着,所以时时觉得应该有所为,绝不能无所事事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要快点追上,都忘了“快活”等同于“快死”啊!生命尽头又是无常,哪有所谓的“快”一定能保证什么呢?追赶过程的焦虑、忧心、躁动才是真正的耗损呢!
哈哈!人之愚昧无明,恰在这些认知上暴露无疑,只有觉悟者才会给自己机会,放慢脚步,感恩存在,感受美好,就像看一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在那个会让多数人发疯的缓慢节奏里,真正体味到生活的盛景全在微不足道中,但对当事人而言,又是那么诚恳与真实,“悟”不就在“吾心”吗?跟外境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所以“乐活”以身体环保、心灵环保、生态环保做为生活实践内容时,肯定是以“心灵环保”挂头牌的,也就是一个人若静不下来,连感受自己、爱自己都不可得,遑论其他?只好跟着大流折腾,在怪圈里轮回喽!例如,当父母的可以盲从地叫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也可以安安静静观察孩子的能力、喜好,然后善加诱导,而且自己身教在先,不慌不忙给孩子空间,就会导引孩子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来。
“静”自然不急,自然慢,彼此细腻的爱和关照之情,必在这个家庭里流淌着,焉能不生快乐、祥和?行止能不从容、优雅?言语能不温和、明理?这种人,待人处事会给人压力吗?会老想着跟人争斗、攀比吗?会推挤、抢话吗?人际关系会磕磕碰碰吗?反观之,谁不想亲近他们?
最早发展出“慢”的是从“慢食”开始,想当然耳,是对应于“速食”带来的种种文明身心病,后来意大利进一步由四个城市市长凝聚共识推展“慢城运动”,如强调减少噪音与交通流量;增加绿地和徒步区;支持当地的农民,贩卖当地农产品于商店、市场与餐厅;奖励环保科技;保护地方文化与传统等,都属于“乐活”三环扣行动内容,如果不调整目前都会环境的快速、嘈杂、拥挤、大量开发的话,“慢城”特色就根本无从生成。
有人写“雄性的培养”文章,说他要如何调教儿子成为“男人”,首先就是让他多亲近山水和动植物的环境,跟大自然做朋友,其次是让他喜欢书,在这个安静的世界里遨游古今,跟大智慧做朋友,然后把学技术、知识、信息放在最后一位:我希望孩子对电子、机械的兴趣不要超过对自然和书籍的兴趣,……,许多“知识”和“信息”其实只是重复,甚至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