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怀恩
怀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462
  • 关注人气:5,0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活行动-上海女人与东北男人的双面胶版本?

(2009-07-24 08:00:46)
标签:

上海女人

东北男人

双面胶

高仓健

克莱默夫妇

三破一苦

社会和谐

情感

分类: 女性成长

 上海女人与东北男人的“双面胶”版本?

 

根据网友提供专业数据道:上海2009上半年离婚的对数中,一共有3758对是上海女人和北方男人,其中有1983对是上海女人和东北男人。换言之,占了50%以上,似乎表现出东北男人的特性,果真和上海女人特性犯冲?实在值得研究。

 

这就让我想起80年代中,上海女人兴起“寻找男子汉”风潮,日本男性高仓健成了偶像,名作家王安忆亦不可免,直到她看了《克莱默夫妇》电影里“娇小”的男主角达斯汀·霍夫曼,蹲下来给儿子系鞋带深受感动后,才恍然大悟“男子汉”到底指的是什么。

 

话说上海女人一方面享尽了上海男人悉心照顾家庭、儿女,呵护女人的福利,但这山看那山高,人在福中不知福,另方面又被传统性别文化意识桎梏,总觉得应该有个形象伟岸、性格粗犷的男人在身边,让她能“小鸟依人”着。但不幸的是,上海作女绝非省油的灯,一直以来骄纵、霸气,哪是徒有身高体长,却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东北汉子招架得住的?恋爱时的外形登对、嗲气配铁汉、干练配豪迈,仿似一拍即合。等真进入生活实打实起来,小鸟成了大鹏,汉子添了粗暴,势利对上耿直,俩人不干架才怪!

 

说真的,本来荷尔蒙效应多在强弱反差间饶有互补情趣,原无可厚非,但我们还处于口腔期(食)和肛门期(色)未高度开化的“发展中”,总是奔向极端,又杜绝人本、唯心的高素质普及教育,造成一般反思能力极其低落,独立人格更是少见,遇冲突不仅没有理智的判断力,还一股脑地指责怪罪对方,多无修养可言。

 

微妙的情感关系在长期缺乏人文教育的情况下,只能把小说、偶像剧里反反复复突显“三破一苦”的情节,拿来生活运用,就会产生像《双面胶》这种活脱脱的民众生活版本,充分反映国民素质的生动题材大卖现象。看得大快人心之余,再活用到自己的亲密关系如法炮制,呵呵!这是社会和谐之道吗?还是往后只要上海女人和东北男人成对,“看!双面胶来了”,也真的一语成谶,好下场的比例确实不高。

 

回看东北男人其实是传统男人中的“正版”,集“有泪不轻弹,打落牙和血吞,哥们儿优先、女人靠边站,面子第一,秉性耿直冲动”等于一身。进门成了媳妇儿的上海女人,还想被窜在手心里当宝贝?多唠叨几句,像山东男人若不打老婆,就只能上房揭瓦发泄了。这和上海女人看多了西方绅士后产生的天真幻觉不无关系,加上女人自己也忘记了适合搭配东北男人的应当是“真小女人”,让他能够施展雄风,而不是一下张牙舞爪,一下作来作去,搞得神经粗条的东北男人抓狂。

 

事实上,我在上海滩也看过上海女人跟东北男人完美搭档的,他们个别素质高,属于珍品级。例如男方入境问俗,放下传统大男人身段,参与家务分工,重视家庭生活、亲子关系,女方也没有娇娇女做派,脚踏实地过日子,把情趣用在经营婚姻上,而不是虚荣、势利,压迫男人。因此,双方的优点相辅相成,各自修行缺点,这种亲密关系肯定是相对健全、温馨的。

 

不就说明凡闹事、折腾的,都先往镜子里把自己德性捉摸清楚,是否还有“可爱”之处?同时,如果教育仅从这点进行不断地提醒,那么像《双面胶》这种戏到欧洲铁成了低等闹剧的反讽现象,也会渐渐改善,期许“社会和谐”就从各自修养良好的上海女人与东北男人结缡开始作为起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