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行动-谁在看“抢救地球”?
(2009-07-20 07:06:49)
标签:
世界环境日卢贝松抢救地球环保电影不愿面对的真相教育 |
分类: 可以这样乐活 |
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法国大导演卢贝松制片的《抢救地球》(HOME,另译为“地球很美有赖你”)在全球同步放映,一个月后我应邀在苏州办一场环保电影沙龙,就准备跟大家分享这部影片时,主办方在先看过后有点担心地跟我说:片子会不会太闷?怕大家坐不住。
她的担心我完全理解,所以每次举办环保电影讲谈活动,我都推荐从《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开始,因为这片子有情节,而且节奏紧凑,但也会想到现代人何其浮躁,人家这部大多乘飞机空拍的纪录影片,不仅所费不赀,还用心良苦的违反环保低碳原则,只为呈现更真实的地球样貌,让大家警惕随时随地要节能、少污染,正视我们已在存亡关头啦!
如果看到影片里面,占全球20%淡水的格陵兰岛正在快速冰融的现状,而且专家提出警告融完后,整个海平面将升高7尺,会淹没掉若干个沿海城市,就如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所拍的《不愿面对的真相》里指出,到时包括上海、加尔各答等都可能消失的话,我便在想是浮躁害了我们?抑或无知害了我们?似乎是一回事哦!
见微知著,我们浮躁到大难临头还不自知,因此我非常关注到底什么样的国人会身体力行环保,成为抢救地球的尖兵?结果,一是有西方生活经验的,每天耳濡目染,举手投足都节制有度成为习惯,譬如决不会张扬地叫了满桌菜肴,也不会胡乱灌人喝酒或拼命劝菜,避免了糟蹋粮食,也减少了体内负担,对身体环保和生态环保皆有助益。
二是开始探索自我的人,无论是对自己为什么活着,想找出个体价值的,或遇到生命困境想解套的,都会从专注自身健康开始,首先放松身心,进而选择理想的生活空间,亲近宁和、自然的生态环境,一路走向个人成长之路,然后才能细微感受爱自己、爱别人、爱地球。
三是心性慈悲的人,在很多生活细节都展现出对生命充满关爱,不管动植物皆懂得善待之,惜物惜福的细腻、温暖特质表露无遗,试想,这种包括男人或女人该是怎样的吸引人呵!此和宗教无关,而是悲悯心溢出动人的气质哪!
其实这些人群散落在我们周遭,人数不多却极其可贵,说到底,谁在看《抢救地球》不摆明了个人素质总检吗?是否可以说,我们不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除了蒙昧无知外,整体素质教育也到了亟需盘整的时刻了?每每看到我们大把大把的畸情、笑闹、反智连续剧,大量占据了传播资源,以及一个个冲突、悲情、批斗的家庭矛盾或犯罪故事,直表现出社会不和谐面,就慨叹何时咱们能够多做些净化心灵、珍惜资源、认识环保等的节目?这些很快就能进入各个家庭,并提高集体素质的啊!
人性可以被物欲、争斗、猥琐掏挖出阴暗面,同样也可以通过智慧、慈悲、温暖展现出阳光面,谁在看《抢救地球》正好是一个测试剂,我们再静不下来,就是选择灾难上门,这里面没有丝毫可投机的空间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