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乐活-考试分数跟成功、尊严无关
(2008-07-02 08:36:42)
标签:
父亲节热锅上的家庭华德福教育读心书会和谐社会教育 |
分类: 父母教育 |
前不久在我一系列父亲节专辑中,曾经收录了七对父子女的信件对话,发现几乎每个小朋友写信给父亲,都内疚地表示考试不理想,让父亲生气了。显然在孩子的童年记忆里,是否考高分、得到好名次成了他们讨好父母的唯一手段,这是我们整个社会唯分数、成绩是问的结果,亲情纽带除了这个,好像没有其他可供彼此关心、亲爱的内容了。
高考季节,多少热锅上的家庭此时此刻又围绕在分数、成绩里打转,考不考得上学校,学校有没有名声,真的跟一个人的成功、尊严有关吗?朋友三个孩子都在美国念同一所中小学学校,她最骄傲的是,孩子快乐、自信,因为学校从来不拿分数评比甚至威胁孩子,更不会恐吓孩子说:你这次考试退步了,我要你爸妈来学校,问问看是怎么回事?所以她从不需要为孩子的成绩问题接受老师“教诲”,而孩子考试成绩如何,只反应他们学到多少、领会多少,跟他们有没有尊严,日后成不成功根本没啥关系。
西方孩子一听到老师提问,各个忙着举手表达、表现,不像我们立马都缩起头来,唯恐被老师叫到名字;对老师讲的内容一有疑问,他们可以当场提出来,寻求解惑,我们则迷信老师都是对的,或者慑服 于老师的权威,不容有丝毫怀疑。久而久之,哪种孩子会有自信,哪种孩子只能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的主体思想,恪守一目了然。刚看到一篇“经济巨人,思想侏儒”的文章,担心中国人何去何从,说明我们不重思辨的考试分数制度,扼杀了一代又一代的自信和自主能力。
另有个朋友的孙女生在加拿大,书读得不错,学校保送她到另个学习环境去,家人很关心地问她:你到底考几分哪?孩子天真地回答道:老师说我的成绩要等到我30岁的时候才能公布。其实根本是教育体制不拿分数作为奖惩,也不鼓励学生之间用分数比高下,顶多就是A+、B-这些提醒自己的学习状态,那就不会发生回家后,还可能为了考98分遭打:你怎么这样粗心?试想,老被责打、被分数追逼的孩子能有自信、尊严吗?
所以我看到家有孩子的父母,总跟他们说考试分数不重要,念什么学校也不重要,一个人有自信和快乐就是最大的成功。这几天,我们读心书会有两三位成员,将分别到成都参加“华德福教育”培训课程,她们是听到我谈这个教育系统的人本精神,恰恰就在造就人的自信与快乐,而决心改变个人生涯或再进修的。因为此不仅孩子受教,大人更是关键受益者,包括老师和家长呢!且在那里才能看到什么是“和谐社会”,也能感悟到生命教育绝对和成绩、分数没有关系,成功、尊严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形成个人无可取代的人格魅力。
果真如此,哪是高分、名校就能保证具有人格魅力的?反而在摆脱狭隘的分数论英雄后,一个EQ完善、温厚有礼、自信有主见的人无往不利,到哪里都大受欢迎呢!还用得着为孩子的前途担忧吗?是大人先练就大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