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乐活-别再说:想想你父母有多辛苦
(2008-06-27 11:07:04)
标签:
华德福教育社会成本生命教育教育 |
分类: 父母教育 |
我们多少孩子“生不逢时”,投胎到了必须辛苦或者自我驱迫辛苦的父母家,从此得承担起“不该让父母辛苦”的压力与负疚。孩子何辜啊!结果我听说高校里有同学接近精神崩溃而去心理咨询室求助,老师劈头一句:“你要想想你父母有多辛苦啊!养你这么大不容易哪!”这是哪门子的心理辅导?孩子没有选择性的来到世界已经无奈了,而身为成年人的男人女人,该学习的是:我选择了当父母,就应承担一切!怎么回头变成孩子的负担了?
这是我对传统孝道中,一直没有好好解读“今天父母子女间的利害关系较之过去要复杂多了”的反思之一,大多数男人女人带着自己生命过程的缺失或遗憾,想一家伙都让孩子帮他们给补上,可是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只不过“生育”的血缘关系把大家拉在一起了,至于“养育”小生命则是父母天经地义的责任,到了“教育”大体而言,若非成人的功利社会压迫孩子必须符合集体价值观的话,我相信很多孩子会活得更加快乐些。
大人的物质、感官焦虑可说无处不在,老是担心孩子不成材,怕他们将来难以在社会立足,我认为这些都只是父母自己的噩梦而已!其实我们只需要给孩子健康、阳光的爱,就像给花草适当的养分和光照一样,他们就会长得欣欣向荣,五彩缤纷,这正是已传承90年的德国“华德福教育”系统,如今在许多素养或悟性一流的父母师长间,开始口耳相传的主要因缘。
被形容为像“下水饺”一样的高校自杀人口现象,何时才能让我们不忍心于孩子成为无辜的受害者?特别是来自穷乡僻壤的苦读孩子,他们背着家庭包袱,日夜想着的是父母辛劳帮他们挣学费,因此任何挫败、打击都会成为压力,同时又跟都市环境格格不入,构成双重负担,身为人师的,不仅无法体恤孩子的处境,还不痛不痒地丢出这样一句话,岂不是把孩子推入绝境吗?我真是为孩子们一掬同情之泪!
我们的亲情智商普遍受到一些传统意识影响而显得低落,一代代心智不成熟的男人女人,绝大多数是凭生物本能或社会压力当了父母;而没有好好接受过人本教育的老师们,伤害了孩子还不自觉,说透了,这些人根本不懂得如何善待生命。如果我们的媒体环境再不进入生命教育位置,那就等着去没完没了地心理援助一大堆创伤孩子,而可怕的是,有能力且适任的心理专业人员实在凤毛麟角,不排除有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唉!这是个什么样的人文环境哪!我们究竟有多少社会成本正在无止境的支出,而我们又有多少承受能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