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女性主义女权主义妇女运动文化 |
分类: 女性成长 |
近代中国女人一直是被男人解放的,不像西方女性非要到忍无可忍才举起“女性主义”大旗,走上街头展开“妇女运动”,伸张女性基本权益,所以我们女性并没有机会真正的反躬自省“身为女性的自主意识是什么?”,恐怕连“个人主体价值是什么?”都极少想过,更别说“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做我自己”了,总是“别人……,社会……”。
于是大多随着老传统价值观生活着:该恋爱、嫁人了,临30岁就跟着“北大慌”;成了女强人了,又担心没人要或婚姻不容易维持;要不就盯住男人供房供车、一窝蜂给小孩找贵族学校;这些都有了,又开始担心男人不老实,或者小孩不成材,那自己的世界也垮了,而花大把大把精神紧迫盯人,最终全家人仰马翻,自己也心神交瘁,然后认定自己被伤、受害,到处投诉、求助。
较少看到一个受过教育,也有一方天地可以自给自足的女人,能有清楚的生涯自主意识,作个真正的女性“主意”者,亦即有“自主意识”,并时时拿出“自我充实”的主意,进而有智慧认识到“结不结婚是我的事”,不需要旁人拿来说事儿;或“先生是先生”、“孩子是孩子”,他们都是独立的人,不必替他们做主,更不是以服务他们作为自己唯一的价值。
所以一般女性除了缺乏自主意识外,还动辄对那些脑袋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体践自我价值的女人,就扣上“女权主义”的帽子,好像她们是跟男人做对似的,或者等同于女性革命,“太解放了不像个女人”,男人这么疑虑也就罢了,我看到更多的是女人不屑的眼光呢!
这就说明大多数女性还没理解“自主意识”是什么意思,首先感情不是追或被追的概念,而是『我觉得对方不错,就大方表态,如果对方没反应,无需觉得没面子,更不能勉强』,全然是女人自己处于主位,不受制于对方的喜恶,可以进退自如,这个逻辑放到婚姻里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换句话说,就不存在非要到什么时间点上便得恋爱结婚生子,遇上对的人、清楚自己的需求,然后结果自负,反之,孑然一身的逍遥自在,也是无计划的一部分,这才是现代女性具有的自主意识,充分体认身为一个独立人格的性别价值。
转换到生活观念上也是一样,如果随波逐流地努力找三高对象、穿戴名牌,那就是为物所役使,有品质的生活未必是拥有物质,徜徉山水、观赏艺术表演、广结天下知交、乐于从事人际关怀服务等等,这些都是化个人小情小爱为宽阔胸襟的大爱,不仅有饱满的精神生活,对爱的领受也不虞匮乏,自然就不是斤斤于谁爱不爱你、能赚多少钱的俗女生涯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