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心理访谈 |
分类: 父母教育 |
孩子为什么要“听话”?
“听话”成了好孩子的第一标记,所以不少父母拉着孩子上《心理访谈》栏目,主要理由就是原来乖得不得了的孩子,怎么一转眼就变得让父母不认识了?有的甚至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完全逆反到爸妈都感到不寒而栗了,也许这些例子极端了些,但是听话小孩意味着什么,却是自以为教子有方的父母,要好好重新省视的教育课题呢!
我们“父母官”的年代太久了!由上而下权威、指导式的人际关系风格,形之于方方面面,从社会到家庭,唯恐权力行使不足,权力越大,或者社会地位越受尊崇的人,有些人格偏执得越加厉害,而父母相对于孩子,不仅有生养的理直气壮管教,还有“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名正言顺主观意识,总是强加于孩子身上,譬如,自己没当成医生或律师,要不就认定这个职业可享荣华尊贵的父母,不管孩子斤两跟志趣,硬是锁定方向,笔直赶向目标。
如果反过来,不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提出不同意见,应该表示他们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清楚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即便有出入,也属于他们成长过程中该经历的学习机会,当然,另外不听话的表现,可能是对高压的一种抗拒态度,偏要反其道而行,有些性格怯懦点的,会用近似“精神症状”来反应,例如一上学就肚子剧痛,得去急诊以逃避上课;要不就如文章开头所说,像死火山复苏,包括结交损友故意反“三好”等等。
然而,站在父母立场,“听话”的孩子意味着便于管教和遂其心愿而已,其实更多的恐怕是私欲,包括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担忧被孩子拖累,自然没有大智慧看到一个生命的无限潜能,所以若当父母的再津津乐道:我的孩子很听话!只有两个可能:属于专制掌控型的或者识浅器小型的父母。而一个把“听话”当成孝顺的集体意识价值观,反思能力必然薄弱,理性思辨和恢宏大度就更遥不可及了。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尽量给孩子一些“不听话”的机会,放手看看他们有什么潜能可以自我开发的。
2号乐活棒:
天气温差较大时,正好考验自身的免疫力如何,若是马上出现感冒症状反应,一是提醒免疫力低下,需要加强,二要感恩有个排毒机会,三则大可让它自愈,不用再找药毒自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