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男人男性气质 |
分类: 社会文化观察 |
北方爷们儿为啥看不惯上海男人?
很少听到上海男人拿北方男人说事儿,但我只要提到上海男人的性别文化特质,就可以看到北方乱箭齐发,根本没瞧明白事理,便不由分说地射过来,什么粗鄙的语言都有,如果这种粗鲁甚至粗暴的论事态度,就叫“阳刚之气”,那我真的被打败了,而相对于细腻、温和的上海男人,这可能更贴近“三粗反应”。
昨天一媒体来采访,记者正是北方男士,他倒是小心翼翼地提问我为什么推崇上海男人,我自然再复述一遍标准答案:“细腻顾家造就家庭和谐,温和不暴力造就社会安全”,他也不例外的提到男人阳刚问题,我反问包括大口喝酒肇事、拍胸脯吹牛保证、一言不合就抡拳头、对娘们儿礼敬不了、干起活来不讲究精准等等这些能算吗?例如城市规划与社会治安可说最具代表性,光北京与上海就充分显示两地男性特质的差异,这和境外人士家庭多选择沪上落脚不无关系吧!
而上海男人并非完美男性,琐碎、器小乃至于势利,应该说是“阴柔”的过度面,但能试着理解他们买办生涯的卑躬屈膝和弄堂空间的局促变通,必然养成这种性格特质吗?一方水土养出来的人没有偶然,可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价值岂不远远超过大家口中“虚拟”的阳刚之气?“见树不见林”乃至于“见不得别人好”,恰是我们社会诸多口水争端的病灶之一。
能否这样说,上海的国际都会风采,早在那个被洋人“租借”过的二、三O年代就名噪一时了,但国人普遍还处于八国联军的洋务受害情结,加之内忧不断、温饱不济,于是对上海这个仿似化外之地,便有了极其复杂的爱恨、妒羡情绪;再看到上海人挟洋自重、势利成习的面貌,外界尊卑失衡心理导致“鄙笑”以泄愤也成了集体情绪;而对皇城脚跟儿的北方汉子而言,自家不能扬眉吐气于国际都会之林,反倒让那“娘气”的上海男人趾高气昂,这口咽不下、吐不出的郁闷之气可想而知,然而,平心静气想,这些是我们男人需要南北对抗下去的理由吗?
其实在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南北总是对峙,皆因人的本位意识和贬低别人以抬高自己习气作祟,我认为北方爷们儿在不分青红皂白论断上海男人的时候,不妨先检视一下自身特质,是否对家庭社会都有明显贡献,常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与其动辄暴跳如雷,不如谦恭学习,作为新世纪男性能不深切反思乎?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我爱上海牌男人》一书在宏观男性文化特质和微观沪上男人生活细节方面,多少可以重新思考今天的男性气质,对应于日趋强势的女性族群当何去何从。
2号乐活棒:
在日记本上记录自己每天因人事物引发的心情指数,一周后拿来回顾一下,应当可以看清楚什么最会影响自己起伏,而思改善或加强之!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