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怀感恩乐活接力棒0324-别用担心“不孝”惩罚自己

(2007-03-24 09:03:40)
分类: 父母教育

别用担心“不孝”惩罚自己  

现在古文经典成了大家热衷的学习项目之一,固然是件好事,但过犹未及却值得我们警惕,特别是在亲情中纠葛最厉害的“孝顺”儒道,放在今天心理治疗的层面看,恐怕很多需要再诠释有否陷入“愚忠”、“愚孝”之境,藉此让我们可以好好觉察一下自己现在生活里的情绪干扰,是否也恰在这个范畴之内。 

举例说,《孟子离娄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很多人便问还有两个呢? 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前者谓之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算是对“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一个棒喝,此说还称得上中肯。 

但到二不孝就有点离谱了,非得追逐功名利禄以侍老尽孝道,害得千百年来光宗耀祖成了子孙示孝的捷径,也难怪功利社会顺理成章,把个人生涯系之于家族荣辱是否太夸张了?最后更不靠谱啦!还是不孝之首呢!过去就不追究了,现在老人家仍是如此无理认知的真没法儿教育,而且还为数不少,只有靠年轻人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愚孝到忙着为父母“生殖”吧!更该掂掂斤两,看夫妻俩是否有能力照顾好一个小生命? 

很多需要心理治疗的个案都是缘于对父母的深深歉疚,且一代环扣一代,至于负疚的源头则往往是我们儒化教育效果,例如,“父母在,不远游”、“子欲养而亲不在”,以今日生存环境而言,各有各的志向与去向,难免天各一方,是否每个人都午夜梦回时要愧疚、追悔呢?或者就像西方人般,父母养育子女是代代理所当然的责任,不刻意求反哺之恩,有朝子女亦为人父母,仍如是相传,于是亲人间少了很多纠结、干预,反而能平实相待。 

事实上,谁都没有办法把谁背负在身上一辈子,惟有每个人先过好自己的日子,让亲人少一层担忧,就算是父母子女间养育和孝道的极致互动了,一味用假想式的该如何如何,徒生负重与罪疚,因此,用担心“不孝”来惩罚自己,全是无谓消耗,我们是否需要深刻反思呢!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当父母的早早学会自己找乐子,不管闲余唱歌、跳舞、读书、旅游等等,非但可将阳光氛围带回家,也少把注意力全压在孩子身上,待孩子离巢后,就能自适自得,精神上完全独立自在不依赖。 

2号乐活棒:

天下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爷的事,我们唯一有把握处理的就是自己个人的事,但却常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累不?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