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文化观察 |
“团圆”是个等同于幸福的概念,家人能够圆满在一起,是群居社会想当然耳的事情,但是读了《家庭会伤人》和《我的家怎么了》等书关于家庭文化对一个人的终生影响后,让我常常对于强迫喜剧性的大团圆结局有所保留,这点固然有违一般人的认知,但我宁愿相信个人的幸福感若过度寄情于旁人,则是有风险的。
呵呵!只怕是有人怪我触霉头了,大除夕的怎么尽说些丧气话呢?但人生确有许多实相,当我们被灌输太多“应该”怎么样的时候,就会渐渐忘记“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至理,所以智者鼓励人“常想一二”,倒不是老天爷捉弄人,而是所谓“如意”都是在满足个人愿望,就难免和别人有利益冲突。
譬如一个屋檐下,看似血缘关系很亲密,但常纠葛了一堆爱恨情仇变成控制,像父母对孩子爱的过犹不及,夫妻之间的微妙情感,原先在伦常教育里应该父慈子孝、夫妇和睦、兄友弟恭的,但光是贫和富就都能扯出一些恩怨是非,遑论其它?
因此“团圆”可以是想望,却未必要成为唯一价值观,尤其当我们看到因为各种理由无法团圆的人时,千万不要瞎同情一番,让对方感到罪咎或伤感,而是可以大大赞赏对方的计划或安排,以示支持,其实更多的是尊重,尊重对方独自一人的状态,我们会因此学会少去介入他人生活和懂得轻松独处,自在自得,不需要动辄附和别人的眼光度日,或依赖别人的忠诚情感才能自我肯定,得由此塑造出成熟的心性气质啊!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如果是一个人吃年夜饭,那就带些“幸福食品”(甜点)和红包,到孤儿院或养老院和大家一起分享、欢叙。
2号乐活棒:
常常注意舌苔是否太厚甚至呈黄色,严重者就是病兆之一,可在漱口时顺便刮舌苔,口腔马上清爽许多,也做为一种保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