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新老屋新建的讲武堂博物馆刚启用一个月,我也是第一次来。
讲武堂的历史第一次被立体地展现出来。
做地陪有很多种。记得那年在佛洛伦萨遇上一个昆明籍女地陪。相处一天,她始终亢奋地和我们一起说方言,我们说到的许多词汇对她来说好像兴奋剂。
后来,为了感谢我们带给她的快乐,她盛情地请我们品尝“很好吃的一种当地特色披萨”。可当我的旅伴一口咬下,然后痛苦不堪地望着我,吐也不是咽也不是时,我忽然明白,虽然她的昆明话还很流畅,但她其实很意大利了。昆明对于她来说,不过是定格在十一年前的一帧剪影。
这几天,我也做地陪,每天身兼数职也包括临时随车导游,这才发现,对于昆明这座我已经生活了十三年的城市,熟悉的地方依然有风景,只是平日我忽略了,一天一天的我也被这座城市同化着,就像那位昆明籍女地陪,以为自己的记忆还停留在从前,其实那些记忆早被自己移植到了当下,底色变了,参照物变了,记忆也难免被篡改。
前天陪客人去云南陆军讲武堂参观,翠湖人鸥同乐,今天又去了呈贡和安宁。
发一组忙中乱拍的图片替代写字吧,太累,反映迟钝……下面一组图片是拍摄于云南陆军讲武堂。

讲武堂就在翠湖边上,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将军摇篮。
明黄的墙壁和深栗色木门窗是它的标志。
展览馆企图修复历史,
但逝去的面孔怎么可能再对焦到位

楼梯转角,阳光伸手来抚摸新板壁
我从很多将军的梦里来,掀起一层油漆便掀开了一层记忆

历史的表面可以雕塑,构成历史的人谁又能琢磨透
走出讲武堂,眼前就是翠湖公园。
昨天天气半阴半晴,喂红嘴鸥的人照旧很多。
它们11月就从西伯利亚飞来了,可我还是第一次来喂它们。

老太太喜滋滋地买了一堆鸥粮,正准备与鸥同乐

像他们一样,买几元钱的面包,一块块掰小,然后抛到空中
它们便盘旋着围了过来
这些是偷懒的鸥,浮在湖边守株待“粮”

据说,今年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有3万多只
20多年了,冬来春去,它们一直眷恋着这座城市
但第二年它们还会不会来,谁也不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