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逄春阶
逄春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270
  • 关注人气:1,2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发倾力写德发

(2020-06-24 11:13:26)
分类: 观星

德发倾力写德发

逄春阶

 

  山东文艺界有两个德发,朱德发和赵德发。朱德发是学者、教育家、文艺评论家,赵德发是作家。赵德发尊朱德发为前辈,他们相差21岁。朱德发先生两年前病逝,赵德发开始写《学海之鲸——朱德发传》,我看到了刊发的部分章节,好几处看得眼眶湿润。

  赵德发写朱德发,是向前辈致敬,是作家与评论家的对话,我感觉也是赵德发对自我的解剖。赵德发,朱德发知己也。

  赵德发把朱德发定位为学海之鲸,我觉得很准确,也很形象。赵德发在朱德发去世一周年追思会上谈到“鲸落”奇观。后来我在作家王力丽《南极的诱惑》中看到了“鲸落”的描述。如果一条鲸在海洋中死去,它不会快速坠下,而是慢慢沉底,这一个缓慢下落的过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叫“鲸落”的生态系统。“它的庞大躯体分解过程可能长达百年,供给着海洋中暗界众生的生长,成为孤独海洋中的‘绿洲’,这是鲸留给大海最后的温柔。‘鲸落’,是世界上最慷慨、最温柔的死亡。”朱德发先生走了,但是他留给“学海”的也是最后的温柔,也是一种慷慨的奉献。

  我亲眼目睹过朱德发老师对晚辈的关爱和提携,我也亲耳听到过他的弟子们说的朱老师的有趣故事。赵德发用自己灵动的笔触展现出来。他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善莫大焉。

  最感动我的是赵德发写朱德发成为学者前的那部分内容,泛舟“学海”的朱德发起步居然如寒风之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命悬一线的农家子弟一步一步跋涉着。这也回答了我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朱德发先生在后来漫长的学术生涯中能够稳健前行,他有委屈,有眼泪,有劳顿,有彷徨,但是都能隐忍着,笔直地站着。还有比自己的童年更苦的日子吗?没有!于是擦干眼泪往前迈步。同样是农家子弟的赵德发,感同身受。

  朱德发和赵德发都是我尊敬的老师,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与研究,都经得住“品”。有“品”人自高。尤其让我敬佩的是,赵德发写朱德发期间,他像一个普通记者一样到东北、西北、华东等地采访朱德发的同学、亲属、弟子。赵德发也已经过了耳顺之年,他如此俯身采访,让我这个专业记者汗颜。这些活儿,应该是我们干的呀!但是赵德发替我们干了。我每次打电话给他,他都说在采访的路上,我听了,心里隐隐作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哪一力都不能省,这样,《学海之鲸——朱德发传》才能成为结实的作品,成为一部足可告慰朱德发先生的“信史”。

  赵德发倾力写朱德发,是在自觉地传承。德发德发,德识发扬光大是也!(20206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