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刑》孙丙的原型叫孙文
(2018-11-10 07:53:05)分类: 日记 |
《檀香刑》孙丙的原型叫孙文
记者
民族歌剧《檀香刑》这部改编自莫言同名小说的作品,用歌剧这一国际语言,讲述民族史诗故事,彰显山东地域文化特色。《檀香刑》辛苦制作长达六年,是一部精致且耗费巨大心力的诚意之作。记者了解到,《檀香刑》11月4日、5日,将在青岛大剧院演出。这是该剧全国巡演的第14、15场。
《檀香刑》歌颂的抗德英雄孙丙原型叫孙文。孙文,原名孙玉,高密西乡官亭村人,急公好义,精明干练,仗义疏财,素孚众望。1899年10月22日,孙文在绳家庄召开抗德群众大会,选出了李金榜、孙成书、徐元禄、徐元和、雷步云等各村首领。他们收集武器,“碾研火药,逐日撞钟,聚人演炮。每家各出破锅,以代枪子”。为了广泛动员群众,他们还写了许多帖子,派人四处张贴:“四方亲友知悉:今有德国洋人修造胶济铁路,贻害甚深,兹联合昌乐、高密、潍县、平度、安丘五县人民齐心聚义,共成盛举,见信以后,各其云集响应,裹粮而伙从,撞钟为号,开钟集合……”
1900年1月2日,孙文、李金榜率附近10余个村子的二三百名群众执旗抬炮,拆毁了县城附近梁家埠一带德国人窝棚5座,夺其财物,并欲焚毁德国人城外公司分局。此时,山东巡抚换上了袁世凯,高密知县换上了季桂芬。袁世凯飞饬莱州知府曹榕督饬季桂芬妥速解散。
当时有一个匿名揭帖,反映了对这次斗争的歌颂:“有孙文,真不善(意为好样的)!团练一方称好汉,杜御洋夷铁路断。西乡人,有千万,阵势列于西河岸,炮声连环。季桂芬,去应战,一开炮响魂飞散,掣不住辔,跌离了雕鞍,碰着一块风流石头,磕坏了屁股圈,这就是报应当时见。”
群众对官府失去信任。在德军第一次弹压之后,1899年7月2日,山东铁路公司与高密知县签订了一个协议,规定中国地方官员以后要帮助山东铁路公司就征购土地事宜与农民进行谈判。
1900年1月20日,清政府降旨,要求袁世凯妥速办理,并分别首从惩治。曹榕、季桂芬决定诱捕,声称“只要到城具结,既往不咎”。孙文派李金榜、孙成书等人领4名代表进城试探,结果李金榜、孙书成当晚被捕。2月1日,德国员工布仪司一行4人在清兵护送下赴潍县。孙文等人以为是将李金榜解赴济南,于是挑选百余人跟踪。
是夜二更,当德国员工在公司分局所在地南流教堂睡下时,孙文立即率众包围了教堂。布仪司等人骑马逃出,群众在拦阻过程中刺伤一名德国人,最后将该分局拆毁。美国学者马士认为,这是 “对于德国工程的攻击”中使殖民者感到最可怕的一次。
2月11日,东北乡群众袭击了鲁家庙分局。南流、鲁家庙两分局连遭袭击,胶澳总督叶世克非常恼火,遂给袁世凯施压,声言如不迅速镇压,德国将自行出兵保护路务。这是袁世凯最不愿看到的,因为这将为德军超出防护范围提供借口。袁世凯千方百计安抚胶澳总督暂缓出兵,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给莱州知府曹榕、高密知县季桂芬以及高密的驻军统领王来奎以查办不力的参革处分,责令他们对抗德首领限期拿办。
3月9日,铁路工程再次开工。3月中旬,孙文再次组织破袭,由于有人告密,斗争遇挫。3月下旬,他潜回家乡,伺机再起。4月初,他潜至昌邑南乡,联络了大刀会。此后,他们联合武装多次行动,致筑路工程再停。袁世凯委派山东按察使胡景桂驰往高密弹压。群众因武器粗劣,惨遭失败。孙文暂时藏匿绳家庄,由于叛徒出卖,5月3日被捕。随后,工程重新开工。高密群众多次要求保释孙文,官府不允,群众继续斗争。
6月28日,山东铁路公司青岛总办锡乐巴骑马赴高密,在张家埠遭袭,夜宿鲁家庙分局,再次遭袭。等清军赶到,群众已“逃逸无踪”。锡乐巴次日一早便偕众人仓皇逃回。7月2日,高密西乡各村群众3000余人欲“围城劫夺孙文等”。胡景桂怕夜长梦多,“遂于即日杀孙文”。孙文被害时,年仅45岁。
胶济铁路1904年全线通车时,干线平均每7公里设一座车站,但在高密西乡15余公里路段不设车站。后来的康家庄站是1930年才增设的,初名毛家庄站,1933年改为康家庄站。
在歌剧《檀香刑》定稿后,莫言曾赋诗一首作以纪念:“一曲高歌动九霄,檀香郁勃气缭绕;兴叹今朝山河好,谁知当年泪如潮。”